第十八章 道貌岸然
魏国天下分为五州。
最北与大漠、北蒙接壤的云州,那里此时战云密布,烽烟漫天,由七皇子燕王任州牧。
西边是无数大山的益州,土广人疏,由宣治帝的胞弟,八王爷任州牧。
京州东临大海,被云州、益州、仓州三州环抱其中,不设州牧。
京州南面是商贾辐辏的仓州,最是繁荣,由异姓王郭后颜任州牧。
最南面的青州是水米之乡,魏廷粮仓,由二皇子赵王任州牧。如今天下饿殍遍野,唯独青州百姓不愁温饱,以至于流民纷纷涌入青州,衍生匪患。
魏宿南一标人马从京师赶往青州赴战,半道要去的雨脚山就是在仓州地界。
雨脚山西边的桃安县,是京师通往中山王郭后颜王府所在的南州城的必经之地。
夜里,桃安县县衙。
几十号士兵手持火把肃立两旁,从鼓楼处一直排到大堂门前,替来来往往的人照亮甬道。
大堂内,明镜高悬匾额下的座椅空着,四盏灯笼悬挂在梁柱上,另外还有四名衙役举着火把贴墙而站,交织的火光把堂内映照得通明。
此时,县令谦卑的躬着身,人都快站到了堂外。
中堂背门立着一个华服男子,他左边近身站着两人,一位彪形大汉和一位头带方巾的年轻书生。
书生轻摇折扇,眼神狡黠,一看就知是个善谋之人。
右边站着三人,离他最近的是仓州都司的都指挥同知,另一位是金吾卫的谢千户,还有一位军官,低着头看不清样貌。
听见脚步声靠近,书生一收折扇,轻声道:“来了,今天派出去缉查的最后一波人也回来了。”
一个士兵一手扶着头盔,一手把着佩刀转过堂前的影壁匆匆而来,在门前单膝跪下道:“报!西南郊外没有任何发现,已经派人驻守原地,明日向南继续搜索,向西需要另外加派人手。”
都指挥同知打了个“下去吧”的手势:“知道了。”
士兵无声退下。
华服男子愤怒的在堂案上一拍,堂内众人顿时静若寒蝉。
华服男子转过身来,见他脸部轮廓精致如修,五官较好,最阔鼻挺棱角分明,一张脸完美融合男子的英气和女子的秀气,女子第一眼看,心生爱慕之前多会先起妒忌之意,男子第一眼看恐怕会遐想到孩子他娘。
火光映照下,那张俊脸上此时满是怒意,他走到县令面前,斥声道:“张县令,你再想想,有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细节?”
张县令闻声身子一震,头埋得更深,他说道:“回世子……”
“抬起头来!”世子突然提高嗓门,又把张县令吓了一跳。
张县令抬起头,胆怯的目光无处安放,他继续道:“是,回世子,下官知道的都说了,还有……”
“那就把你知道的再说一遍!”书生插上一句。
“好,”张县令不自觉的看了书生一眼,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指示,但书生只是点了一下头,露出鼓励的眼神,张县令心神得到了一丝安抚,继续道:
“前段时日县城里那家鲍氏米铺,每日都会往城外运些稀饭馒头去救济灾民。就是这帮灾民昨日在小别山阻截了公主的凤驾,下官已经逮捕了鲍氏一家和带头作乱的灾民。
“据灾民们所说,之前每日给他们派米粮的主事前两天放出口风,说以后不会再发粮了,因为京城来了个征粮官,到时候有粮的都得藏着掖着,没人敢出城救济灾民。还把所谓的征粮官的行程泄露出去,经过对照发现,这个‘征粮官’其实是公主的送亲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