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院
第二天,齐行难得起了个早。从他容光焕发的面色来看,昨晚困扰他的情绪似乎随着周公留在了昨晚,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在佣人帮忙洗漱后,齐行便收拾东西准备去书院瞧瞧。今天是书院最后考核的日子,考核结果关系到大部分学子的前程问题,由不得不重视。至于为什么说大部分,那是因为规矩总是适用于普遍性存在的事物,规矩之外总有些人是例外的,比如眼下这个正准备去书院看热闹的齐公子,谁叫人家的舅舅是这座城中最有权势的人。
书院并没有特定名字,就简单叫做书院,众所周知,越是普通的名字就越是不普通,书院就是这样一座书院。
书院最早由孔夫子所建,后由其弟子颜回接管,据说现任院长颜瑟就是颜回的后人,可谓是一脉相承。
夫子主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因此院内设“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供学子选择,书院并不限制选择数量,全凭个人喜好,但是一方面个人天资有限,所学并不能完全掌握,另一方面个人精力也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闲情逸致把时间全耗在书院。因此多数学生都会主修一门,辅修一门,其余的则是了解和掌握必要技能为主。
齐行拎着一包在路上买来的包子晃晃悠悠到了书院门口。到门口时停了下来,飞快地将还未吃完的包子解决掉,又用包装油纸擦了擦手,这才走了进去。
推开书院大门,齐行才发现考核早已经开始,略有些歉意地收了收脚步。这时,坐在后排的几个学生被推门声打断了思路,目光向这边看了一眼,待看到是齐行后又狠狠刮了一眼。齐行自然不甘示弱,睁大眼睛瞪了回去,身下本已放缓的脚步又大肆摆幅起来。
对于这些人齐行是没什么好脸色的,他也知道对方也对他没什么好感,或是因为嫉妒或是因为不屑。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这小小的书院也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方是以齐行、薛青为代表的权贵子弟,这类学生多数背景深厚,来书院也不是为了什么学习知识作为将来晋身之基,更多是家中长辈将其送过来打磨打磨性子顺便再学些东西。
另一方则是没什么势力的寒门学子,这类学生多数懂得读书的珍贵,也是属于书院中最乐于学习的学生,但困于出身眼界,大部分在此阶段只能评的上一句中人之资罢了。其中又有一部分家世还算可以却十分愤世嫉俗者,觉得天道不公,对于齐行这种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是十分鄙视的:只知道挥霍先人的余泽,我上我也行。
有趣的是,这些鄙视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命清高,觉得对方不配与自己交流,多说一句话都是对自身所读圣贤书的侮辱;另一类则是直接一些,喜恶都表现在脸上。相比于前者,齐行还是觉得后者更可爱一些。
齐行就这样迈着高调的步伐继续向前,快到前台时才有所收敛。不出齐行所料,坐在正对监考台下方的是苏谦——他们这一届中当之无愧的魁首。
“射、御除外。”齐行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似是注意到了来人那不加掩饰的目光,苏谦暂停书写,抬起头对齐行温和地笑了笑。齐行也没小气,对着苏谦点了下头算是知会。
苏谦虽是寒门一派,但齐行并不讨厌,或者说苏谦很难让人讨厌的起来。如果说权贵学子的代表人物是齐行或者薛青,那寒门学子的代表一定是苏谦,虽然他本人从未承认过什么代表的事情,但此事却是大家公认的。
苏谦人如其名,为人十分谦和有礼。据说出身于前朝落魄贵族之家,迫于战争,逃亡至齐国,待到大齐平定战乱后家中已人员凋敝,只剩其母和年幼的苏谦。苏谦的母亲一人独力将其抚养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