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漏网之鱼



    这支新兵组成的部队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诱敌任务,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支部队前后行军十几里地,速度并不比成年人组成的明军慢。但是朱绍明不能让他们就这么休息,他们必须投入下一步的战斗。

    “仗还没有打完!大家不要撂了挑子!”朱绍明面对少男少女们喊道。

    在作战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此部明军必须全歼。朱绍明向来奉行“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作战思想,其他的明军部队虽然各有特点优点,却还是摆脱不了这时代封建军队的本质,都是一次性军队。

    500多男女组成的混合部队开始在朱绍明的命令下调动起来。军官团会议所制定的战略,经由参谋部战术化之后,是一个颇为简单明快的作战过程。

    朱绍明带领部队把明军诱入包围圈之后,第一营会从侧后方动进攻。靠军事素质以及战斗意志的高低,把明军向朱绍明所在部队败退的方向撵。朱绍明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部队成为最终的铁砧,后面发动进攻的部队组成铁锤,将明军在其间砸的粉碎。

    一度走在最前面的那支部队近千的部队是由老弱腐儒以及少量青壮伪装成的大部队,刘佐卿的狡猾在此时就成了他的致命伤,看到数量庞大的敌人,明军都是避之不及的。侦查力度自然是大打折扣,竟然没看透真相。

    此时这支部队已经折返回来,并且与朱绍明的部队汇合。1500多人的中军个人力量较弱,整体兵力已经出了刘佐卿的兵力。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地上,朱绍明勒令部队停下。

    无法参加战斗的老弱妇孺们自然是安排到安全的地方用以呐喊来制造声势,并且由同样缺乏战斗力的新兵部队来护卫。此时有没有作战训练部门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部队的战斗评估有了统一标准之后,尚且不可能判断出谁更强,但是却能行之有效的判断出谁不符合作战水平,谁比较弱。

    安排完“嗓子部队”,朱绍明将手中的剩余部队排出了一个简单的阵形。1000人的队伍中,能够作战的两个女性连共200人排在阵列中央。左右各放了一支男性部队。这两支部队都是精锐部队在前,少年部队在后。

    把这些安排完,部队在阵地上刚把气喘匀,明军就沿着道路一路“败退”而来。这个方向原本是明军的进攻方向,然而刘佐卿的确够机灵,他觉得事情不对头的时候,就试图原路返回。然而参谋部准备了那么久,怎么可能让刘佐卿轻易脱身呢。

    战斗立刻就展开了。

    指挥“口袋阵”收口的是杨荣,他本以为自己是突击者,却见到刘佐卿的精锐奋勇突击起来。幸好部队训练得力,先是一通排枪削弱了刘佐卿亲兵卫队的战斗意志,接着是长枪队的白刃战,连续两拨突击,才算是击溃了刘佐卿的亲兵,把战斗转入到追击战的节奏上去。

    一旦进入追击战,这个势头也就无法逆转。原本刘部就在抢掠追击女兵部队的过程中失去了编制,没有军官带头,明军只能跟随着“群众效应”行动,也就是沿着相对好走的道路一路奔逃下去。

    即便如此,这帮明军也并没有傻乎乎的逃命,在数个路口上他们都尝试着分散逃开。然而程向早就派侦察部队调查过地形、道路。当明军接近这些路口的时候,立刻就有我部长枪队堵住路口,火枪队开始射击。把明军从这些缺口处撵回到大路上。

    当明军一路上丢下不少尸体,不情不愿的被赶入最后的决战战场的时候,兵勇们看到拦在他们面前大路上的乃是一支女性部队。

    即便是身为溃兵,兵勇们也根本没把女人组成的军队放在眼里。即便前面是枪口如林的火枪阵,兵勇们依旧叫嚷着着冲过来。很快,兵勇距离女子们越来越近,他们甚至能够看清,在女子们整齐的队列前方一两步的地方,有数名男女站立,他们手中没有火枪,而是高高举起的单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