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寺公



    一个大和尚带了两个小和尚来到了我们府上。但见那个大和尚生得圆头大耳,兹眉善目。铁镜公主尊称他为寺公大师。

    厅堂里香烟缭绕,寺公大师讲起了金刚经。这部经我以前翻阅过,我喜欢经书的语言,“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喜欢语言的空灵。

    我不信佛,佛让人放弃世间的眷恋和执着,让人得大欢乐。我做不到,我痴迷于情义,也不能看淡生死,我苟活人间,深藏着痛苦。

    我听那寺公和尚讲经,觉得他是在重复别人的说法,因此并不觉有多么高深。

    寺公和尚讲了金刚经后,又唱起了经歌。但听那寺公大师唱道: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

    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

    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

    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

    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屋。

    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

    凌晨未盥三两卮,旋酌连斟折栏菊。

    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愁肠解结千万重,高谈几笑吟秋风。

    遥望无何风色好,飘飘渐远尘寰中。

    我一听,顿觉神清气爽,这才知道寺公大师是高人,有唐朝诗僧皎然的风范。我不信佛,并不能听出其中的奥义,我喜爱他经歌的旨趣高远,意韵悠长,不像世间之语。

    铁镜公主毕恭毕敬,正襟危坐,听得入神,而我却听得出神。

    那一年我们还在太原府,有一天我和五弟在府门口外玩。一个和尚经过,那和尚身着破旧的僧衣,生的骨格不凡,丰神迥异,站在一旁看着五弟。他看了一会,径直过来,拉了五弟的手就走。

    吓得老仆人杨洪紧紧地拽着五弟不放。我飞快地跑进府里告知父亲和母亲。我的父母慌慌忙忙地出来了。

    那和尚道:“二位施主,令郎与我佛门有缘,不如随我去修行,将来定成善果。”

    父亲道:“我们家乃世代将门,我们的儿孙当立功疆场,报效国家。”

    母亲道:“大师,小儿顽冥不化。待他大些,如果他愿意成为佛家弟子,我们自当把他送至宝山,侍奉佛祖。”

    和尚道:“缘分天定,难以更改,你们何苦要他白白受几十年的红尘之苦!”说罢,那和尚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自此之后,我们兄弟经常喊五弟“五和尚”,以此为乐。五弟性情憨厚,他不着急,也不生气,只是憨憨地笑,听任我们嬉笑打趣。

    一想起我的五弟,我的心口又疼了起来。我不知现在他是生是死,如果活着,又在何方。

    寺公大师唱完经歌后,我合掌向寺公大师问道:“我有一语,不知可问大师?”

    寺公大师道:“施主有何法语问老僧?”

    我说道:“请问大师:英雄气短,马瘦毛长,虽忠不烈,虽孝不守,虽情不安。”

    寺公大师法眼端视我,答道:虽忠不烈,视死如归;虽孝不守,论心犹善;虽情不安,有苦难言。”

    铁镜公主合掌问道:“请问寺公大师,我夫君今生今世如何?”

    寺公大师,道:“我有四句谒语,驸马可多加参悟。”

    两个小和尚递过纸笔,寺公大师提笔写下偈语:凤鸟鸣九天,忠孝隔关山;人间真情在,关山一夜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