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幼童可怜亲戚养 满意有幸读私塾



    那袁立业老两口也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自此以后,他们除了拉把几亩地之外,还得养活小孙子照顾好孩子,而每天都得给小孙子找奶吃。那时候的人虽然都穷,但是,人们都有一种相互关爱和怜悯之心!特别是农村人,过去一直都提倡人们行善,而农民又都很朴实,对于这可怜的孩子,庄上的人也都比较同情。老俩口给小孙子找奶吃也不论是啥时候,只要一找到谁家有吃奶的孩子,人家宁愿让自己的孩子饿上一顿或半天,也要挤些奶给他们的小满意吃,然而穷人又都好打发,孩子是能将就也就将就着。

    然而,那小满意的胃口也好,无论是牛奶、羊奶、面食,以及蔬菜什么的他都能吃,可以说也从来不挑食,身体也健康很少患病,孩子在爷奶奶的呵护下,便一天天地强壮起来。如一开始吃的还少些,到后来他是越吃越能吃,有时候寻的人奶跟不上,或者不够吃和没有寻到,就给孩子挤牛奶、羊奶,然后放进铁勺里,烧沸了喂他喝。加上再给他搅面糊汤,又隔三差五地炖个鸡蛋什么的,这样相互搭配着,也就把这个苦命的孩子,一天天地给喂大了,可说袁立业老两口,为了养活孙子是含辛茹苦,他们没有少忙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孙子小满意也慢慢地,逐渐成长起来!这就叫:

    一家有事大伙帮,穷人多数都善良;

    世上常有好人在,可怜孩子无爹娘。

    光阴如梭,岁月蹉跎,眼看着小满意已经五岁了,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小脸蛋胖乎乎是白中透红,嫩如早熟的水蜜桃似的,使两道黑眉毛下面的大眼睛,更显得非常有精神。但见他长就的高鼻梁,菱角口,牙白如玉,天庭饱满,也非常聪明可爱,别看是出生在穷人家里,但他却有一副贵人像。因为这都是每一个人,在娘胎里没有出世时,就已经自然形成了,可能有人会问:“啥叫贵人像?究竟是什么样的?”

    要说起这一点来,笔者认为: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具体理解和标准,致所谓贵贱之分,指的就是穷与富,说穿了也是给人分等级。如官商绅士有钱人,就不属于是此类型,而把他们当成高贵者,所有人就常有犯软骨病的人,去背弓鄙膝,低三下四,溜虚拍马巴结。然而在世间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中更多的人,都是比较贫穷的,这里说的不光是,逃荒要饭的乞丐,则还包括了各行各业的人,他们都是出身卑微,所以就没人尊敬、没人巴结。

    比如说,人们通常要夸奖一个孩子,就会说这小孩长得很富态,是大模大样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等等之类地语言。要是赞美成年人,就会说他有气质、有风度,若是女人,特别是年轻女子,就更好听了,什么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倾国倾城等等。绝不会说高贵人长得尖嘴猴腮,鱼脊龟背虾米腰,流水腚罗圈腿,像个小瘪三什么的!正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今天,而世上的人也总归是要死的。

    却说这一年,我国中原地区,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庄稼是颗粒无收,由于闹灾荒,黎民百姓忍饥受饿,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使更多的穷人无法生存,到处都有饿死人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穷人为了活命,也不得不鬻儿卖女,或者外出逃荒要饭,可还是避免不了饿死人无数。然而穷人卖儿卖女,尽都是没办法的办法,要说也就等于剜肉补疮!特别在中原睢州一带,又是饿死人最多的地方,可以说有很多个家庭,都是生活无着非常艰难困苦。他们中大多数人家为了生存,就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讨荒要饭,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就干脆在家里死守煎熬,乃至于一直被饿死,真可说在当时:

    到处都有尸骨在,摆在路边无人埋;

    天下穷人难活命,家家难逃这一灾。

    他们老袁家就更为可怜了,当时小满意也才四五岁尚在幼年,他的爷爷奶奶袁立业老两口,年龄也都那么大啦!而人一老了也走不动路,老两口就只好带着小孙子在当地要饭吃。俗话说吉凶难料,命运在天!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中原睢州又是个重灾区,而农村中大多数都是穷人,他们不是被饿死就是全家逃难!所以凡是能挣扎动的,都到外面逃命去了。剩下来的都是一些地主老财们,别看是灾荒之年,他们富人家还是有吃有用饿不着,而且照样是花天酒地,油口肠肥,就正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所写:“诸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然而,像袁立业这样的家庭确确实实不好办,他们虽然不是鳏寡孤独,但也属于是无依无靠,老两口都已经上了岁数,人一老了就不中用,真要是外出也走不动,他们不光年老体弱,而且还经常生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