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回 苦口婆心劝孝廉 文安洼地属自然-第5/5页



    前面说过,在这华北平原上,一般都是十年九旱的多,尤其是文安这里,则又增加了一条灾害,那就是经常受水淹!因为在此西面是白洋淀,方圆上百里都是湖泊,上游的几条大河,也都源自于太行山中。这里每年夏天,一下大雨就会山洪暴发!水向下流的速度,往往就特别快!结果就给白洋淀周围,以及下游的一些地方,造成了水患灾害,然而这就叫灾难转移。其中就包括最有名的,文安洼及周边四邻,哪怕是他们这一带没下雨,老天还是干旱的,可就因为地理、地形条件,却把洪水灾难给引来,而转嫁给了这里的人们,要说这也为自然形成。

    众所周知,我国的地理环境为西高东低,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三大阶梯,对于这一点,凡是有点学问的人都知道,若从地形上讲,以太行山为界,往西属于第二阶梯,向东边则是第三阶梯,而太行山东面,南北一线就是结合部,也称为地理分界线。我以上讲的,若是在太行山中下大雨,水往东流落差就大,湍急的洪水就如同,脱了缰的野马往下游,很快就会聚集到了白洋淀。再要往东便是文安县,所以这文安洼地就是,出了名的湖泊泽乡,可说这在历史上,华北平原的文安洼,也是由来已久的。

    由于文安这里及乎每年,都要遭受到自然灾害的困扰,而历任县令又都不管百姓的死活,他们光只顾刮地皮、喝民血、敛取民财。再不然就是花天酒地,吃饱喝足了无所用心!故而就使得当地的社会治安没人管,其秩序也十分混乱!可说是民不聊生。僻如说拦路抢截,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烟馆妓院,卖淫瞟娼,种植和贩卖鸦片者,比比皆是!而文安又经常遭水淹,也就造成了到处都是,沙碱沼泽地和芦苇塘,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