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回 苦口婆心劝孝廉 文安洼地属自然
却说,现场里那些看热闹的人,全都帮腔撺缀着让算卦先生给评理,就在众人的说合下,两家也愿意让算命先生作评判。然而,袁县令就用了个激将法道:“现在根据我的看法,他们两家争竟的是理,而且新账、旧账都有,矛盾较深,比较复杂。若依我之见,还是先到衙门里去打官司为好!应由县官大老爷当堂审明问清才是,再说我一个穷算卦的,你们会相信我能把这当子事情问下来吗?”
众人都一口同声的说:“俺们大家都相信你!就觉得你肯定能行。”
这时候,又有位年长的老者说:“我看先生一定能行,你就不必客气了!”原来讲这话的人,他还是杜姓族人里的家长。对于此事,之前他已做了工作,而且说谁谁不听,也让他失了面子,所以他既生气,同时又看不惯。
现在两弟兄都表态说:“俺们愿意听先生的指教”。
袁老爷道:“既然你们大家都信赖我,那我就试试看吧!不过我事先声明一下,我问得了就问,问不了则不问。也就是说,你们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拉倒!我走我的,反正谁也不欠谁,到时候,他们还可以再到县衙里去打官司,找知县大老爷过问。”
众人都说:“是!是!是!”
就见那年长些的人说:“先生说哪里去了!你就放心吧!俺们都信得过您,只要你说的对,俺两家都愿意听您的。光因为这个事情我们两家,也不会去官府衙门里打官司,那样既丢人又现眼!再者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银子,给县太爷行贿送红包。”
袁县令就对双方当事人道:“你们两家又是打又是骂,如今,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不去官府打官司光这样能行吗?”
那年长一点的哥哥说:“俺们俩自小就听爹娘常讲,让俺们长大以后这一生,就是屈死也不能到衙门里去告状,那怕是饿死也不能做贼,我们必须墨守成规。”
袁县令有些好奇地问:“那又是为什么?你能不能说出原因来?”
另一个当事人,也就是他的弟弟便说道:“俺也常听人们讲,官府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听说只要穷人一进去,就得先挨板子打。不光官司打不赢,闹不好还得浑身脱层皮,因为轻者要坐牢,严重了还要被杀头!所以,我们穷人就是有冤屈,也得自己忍受住。换句话说,就是有苦酒自己喝,是苦果自己尝,哪怕是遇险有难,也得靠自己去解决!否则的话,如果让官家粘了毛可就不得了啦。”
袁县令一听心里就觉得很可笑!就问他:“怎么个不得了法?请你给我说个明白”。
那人回答说:“就是再也脱不清啦!”
袁县令也没在乎他这些言语,他与二人说话还是很随便,于是又问道:“你说的当真,难道就有那么利害?”
就听那杜老二说:“可不!据说,官老爷们都像是五阎王,站班的衙役个个都像鬼使判官,特别是那手提竹笔的师爷,就如黑白无常一般,只要他的笔尖一拐,就能把一个人的命给勾去,你说他们官家的人利不利害”。然后他又喧宾夺主的反问起了对方,“唉!我说算命先生,请问你上没上过公堂?亲自面见过大老爷没有?那官老爷又是什么样子的?你害怕不害怕?”他还接二连三问个没完。
县令袁大人心里想,看来这弟兄俩是没有见世面,更不用说上过公堂见过官,所以才分明把葫芦说成瓢,心里对官府的人既不了解又恐惧。乡下人吗!也不能怪他们,我今天趁此还有必要,好好地开导他们一下!于是袁老爷也学起了,老母猪吃高梁穗顺杆爬,便说道:“你说官府的人利害!我见过可是真的一点都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