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回 先为秀才后中举 吏部召他进京城-第4/5页



    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却说春节过后,也就在农历二月底的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虽然还刮一点东北风,但在中原大地上,到处却是暖意溶溶了。这时候,就见自睢州通往河北的大道上,一行走来了两位年轻人,走在前面的一位,大约有二十来岁,头扎文生公子巾,身穿兰衫,足登布履,面似冠玉,文质彬彬。原来他非别人,正是要去河北文安县,上任的知县大人袁耀文,紧跟在他身后的一位,仿佛与他相差几岁,多说也不过十六、岁!但他长得很墩实,个头又很高,然而两个人都是,踔厉风发,精神饱满,每个人肩上,还都背着一个大包袱。

    前面说过,也就在年前,袁耀文曾带着吏部的手续,离了京城回到家乡之后,他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姑母和姨妈家。不用说亲戚邻居们,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众人心情都是很高兴!尤其是他姑妈和姨母两位女人,一天到晚都是兴高采烈,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她们有了这样一个,娘家侄和小外甥,都感觉脸上添了光彩!且就连村里的人,也都为她们拍手叫好!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势力眼,他们也爱往高坟头上添土。既然是自己家乡出了位县官,谁还不趁机说几句恭维话,就说他们袁家宗族里的人吧!一听说袁耀文要去当县令,也都同样很高兴!甚至有人只蹦高。心里说还是上天有眼,如今也让我们老袁家祖坟里,冒出来一股青烟!可说又是由史以来,难得和很少见的一幕。

    他们居住的地方也属于是,睢州城郊区以外的地方,消息则传到了州城里,当地的官员们一听说也所动作,因为他们都明知道袁耀文很有才华,今后也必成为大器。然而那些当官的又都是鸽子眼,如今朝廷让小耀文去当县令,肯定以后他有发展前途,如果扒着了谁的肩膀就会高升,到那时人们还真得巴结他,所以,就有一些官员们拍他的马屁。比如有人以看他的理由送礼!还有人找机会专门宴请,以表示为他祝贺饯行!在当时也就轰动了整个睢州城里,有不少人为他忙个不停。然而在他们这里出了一位县令,也确实是不多见的情况,也可说就如凤毛麟角,真正是少得很,而这一下子也让老袁家:

    突然一下有声威,更改门楣耀祖宗;

    官居七品凸显贵,从此袁家出了名。

    俗话说人多嘴杂,可总也免不了有人,要说风凉话和打破头星,比如有个别人就讲:“看看!看看!这还真是粪堆旁边长出了灵芝草,乌鸦窝里孵出了金凤凰。”同时还有人讲:“我看他一个小毛孩子当恁大的官,不一定能行也让我很怀疑!兴许今天去上任,明天就可能被革职!”反正是咋说的都有。因为人人都长个嘴,长嘴就是要吃饭和讲话,你想不让他们说也不可能,不过讲归讲、说归说,还是事实胜于雄辩,可也挡不住袁耀文照常去做官。再说土里埋不了金子,柴草垛中藏不住聚宝盆,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就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是被恶劣条件,以及不好环境逼出来的。

    所以,就使人们回忆起了当年,他袁耀文自幼死了爹娘,从小就失去了父爱和母爱,是爷爷奶奶把他喂养大的,而时隔不长爷奶奶又相继去世,则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也真是可悲、可叹、十分凄惨。

    后来,又是他姑母和姨妈两家,合起来把他拉扯大,虽说是道路坎坷,又一波三折,但却是不幸中的万兴!他又读书上了私塾,先是考上了秀才,接下来又中了举。这就说明了一个真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用斗量!眼下他马上就要去当县令,相他这样的人就属于,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哪怕是遇难都能逞祥!对于他来讲就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最好事实。当初他们家庭是那种情况,谁还能会把他当人看待,若要扶今追昔,他袁耀文又要马上去做官,这也叫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者可居上!所以人们的观念,一下子就突然转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