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往事-第2/2页
作为过去沐恩伯府的二房,闵府与沐恩伯府的关系是断不开的,两府的公子姑娘排行便是如此。沐恩伯世子闵诚有两子,嫡长子闵嘉仪已及弱冠,现任翰林院编修,娶了当今汪相公的嫡孙女汪静姝为妻。庶子排行第二,十七岁,名叫闵嘉止。排行第三的,就是闵谦的独子,五年前林氏难产生下的小公子闵嘉言,由于生来体弱,一直养在润州闵家祖宅附近的温泉庄上。
两府姑娘中,大姑娘闵妙筝是闵谦的庶长女,芳龄二八。二姑娘是伯府的嫡孙女闵如筠,刚到及笄的年纪。三姑娘闵嘉音,与闵如筠同岁,当年因为母亲的坚持而跟从兄长取名,带了“嘉”字。四姑娘是闵妙笙,五姑娘则是闵诚的庶女,名叫闵如筱,还是个稚儿。
由于是邻居,因此靖北侯府将闵府三位姑娘一并邀请了。而伯府那边,收到帖子的是嫡女闵如筠与二公子闵嘉止。大公子闵嘉仪已婚,自是不会再出席少年人的宴席,便由二公子替代出席。
关于靖北侯府,闵嘉音除了与赵知简的两面之缘之外,就只听过京中人尽皆知的那些八卦。
靖北侯一家在北地自然是战神一般的存在,无人非议,但在京中对于他们私生活的风评却好不到哪里去。二十多年前,南蛮叛乱,已故的老靖北侯赵程安那时还是将军,带着年轻的儿子赵则阳南下平叛。凯旋之后,赵程安和赵则阳父子从南边带来了不少美妾,有的甚至已有身孕,没过多久,赵程安的一妾诞下一子,赵则阳的小妾则生了一个女儿。
那时赵程安拜大将军,深受先帝宠信,自是无人敢在赵家人面前指指点点。但在背后,赵氏父子可没被人嘲笑荒唐,甚至还有编排新生儿生父和辈分的不堪流言。
后来,北方战乱,赵家便驻守在了岐州,还封了靖北侯。赵家男儿骁勇善战,庇护北地百姓二十余载,百姓将赵家人奉若神明。但在京中,赵家父子的风流韵事仍是达官显贵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加之京中以文官为重,不少酸腐文人骨子里轻视武夫,便更加看不惯赵家人荒唐的做派。至赵知简十六岁便与婢妾生下长子,风流二字仿佛已成了赵家代代相传的烙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