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第4/5页
主持人:那时候你已经0岁了,1977年恢复高考。
易:对,0岁。
主持人:那会儿已经结婚了吗?
易:结婚了,但是我觉得我不敢去考。
主持人:为什么?
易:因为我那时候在一个中学当老师,教毕业班。
主持人:我顺便介绍一下,咱们《百家讲坛》里讲得不错的好多都是中学老师出身的底子,阎崇年,易老师啊,刘心武,都是中学老师的底子,所以现在在下面坐着和电视机前中学老师的同志们可以做好准备,二十年之后《百家讲坛》是您的天下。您接着说。
易:我是毕业班的老师。
主持人:您怕误人子弟。
易:不是,我怕我和我教的学生一起下考场,他考上了我没考上。那就没脸教书了!
主持人:您哪会儿教什么,教语文?
易:教语文,你说那考场上的事能有把握吗!是不是,万一他考上了我没考上怎么办呢?那么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考试,我说我考这个。
主持人:考研究生,目标高。
易:对啊,我一高中生,我考研究生没考上不丢人,考上了,算我赚了四年。
主持人:那当时是含辛茹苦考上研究生的,还是天生丽质?
易:应该说是就应了那句老
(touwz)?(com)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易中天得自己的人生可以彻底变化?
易:也没有那么想,觉得也就是考上了一个研究生,当时最兴奋的……
主持人:是“领导”?也不是“领导”。
易:你说人嘛,大家都兴奋,家里人都兴奋,朋友们都高兴。就是我自己最兴奋的事,是什么,你猜猜,反拷问。
主持人:我把这机会留给现场的观众,大家来看看刚才易老师最兴奋的事。
易:可爱的奸雄。
主持人:来来来,现场有吗?
观众: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可能可以公开地去看唐诗宋词了?
易:那个时候已经可以公开了。
主持人:对这段历史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观众:我觉得是不是可能文革之后第一批研究生啊?
易:是第一批,但是这也不是让我感到特别兴奋的事。
观众:我觉得是没有“领导”管理了,可以自由了?
主持人:“领导”现在还管着呢。
观众:可能印证了三个月等于三年那句话?
主持人:行了,我看现场要猜对恐怕也不是很容易,我来猜一个,挣的钱比当老师多了吧!
易:那倒不是,是我复试的时候,因为它有一个初试还有一个复试,复试的时候是面试,我到了武汉大学,走过它的图书馆,我说如果我考上了研究生,我就可以在这个图书馆里天天看书啦!因为他们没有经过那个时代,他们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尤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连队里面根本看不到书的。
主持人:那在武汉大学以及今后的生活都是完全按照一个在学校当中学者的成长历程,您一步没落地完整地走了过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易中天说我做的工作是文学、史学、哲学(touwz)?(com),文史哲是人文学科?(头文字$小说)?[(touw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com),人文学科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的幸福,那么人类的幸福包不包括我们当下正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呢?包括吧,既然包括我们当下正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你是为他们的幸福服务的,那么你该不该把你的学术研究成果交出来,交给大家呢?应该。那么既然你要把你的学术成果交出来交给大众、交给社会,最佳途径是什么呢?
主持人:运用电视传媒。
易:那么得出的结论是,应该为当下正在生活着的人们服务,应该换一条路走。
主持人:那您那会儿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决定?有吗?
易:有啊,我当时就写了后来“品读中国”这个书系,“品读中国”书系它是一本一本写出来的,先后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最后到00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集中做成一个书系推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