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炎帝神农
四、“天降嘉禾”和“崩葬茶乡之尾”
神农带领十八位臣工,开始了他的大东南之行。大东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毒蛇猛兽与人同处。神农一行,从现在的AH、江苏、浙江、福建进入江西。在樟树地界发现一只小动物,毛茸茸像小狮子,耳朵下垂,嘴唇两侧长着几绺银须。最为特异处,它的身体通明透亮,肚里的五脏六腑,一眼能够看穿。神农心想:它要是会尝药,做我的助手,岂不甚好?开始时,神农走在前面,小动物跟在后面,你走它走,你停它停,若即若离,保持距离,就是不肯离神农而去。神农感到奇怪,试着问道:“小家伙!你为什么老是跟在我们屁股后头呀?”
小动物摇摇尾巴,表示友好。“你会尝百草百药吗?愿跟着我们上山吃苦吗?”小动物善解人意,欢叫了一声,立即向神农奔了过去。因为这小动物是在樟树发现的,形状又像小狮子,所以大家就叫它“獐狮”(獐与樟同音)。
神农自从有了獐狮之后,许多药都是由獐狮代替品尝,非常灵验,故有“药不经獐狮不灵”的传说。獐狮和赭鞭是神农的两根拐杖,有了獐狮之后,收获更大了,风险更小了。在一次表功会上,神农想着有一件事,必须当着众臣工的面再强调一下。什么事呢?离开中原的时候,他宣布过轮流休假,回家探亲,大部分人遵照执行了,神农自己也带头做到了。可是有那么一两个人没有执行,十年二十年不回家一次。他对臣工们说:“诸位为了协助我开创农业,忘我忘家,历尽千难万险,姜某非常感激。轮流回家探亲,绝大部分的人办到了,但是也有个别人十年二十年没有回家一次,我实在过意不去。现在我再劝告一次:那两位一直不回家的人,立即离开这里,回家看看去。轮流休假是制度,人人都要遵守,我身为君王,也不例外。到今天为止,我们采集到的中草药,已经突破三百种大关,可以回家向家人报喜了。”
神农的话刚说完,大臣胡真官起身说道:“臣认为,草药收获虽大,但皇上早也盼晚也盼的野生稻种始终没有发现。这块心病不去掉,我决不回家。”
巧匠赤制氏也说:“即使发现了野生稻种,用什么田器破土开荒,请皇上设计图形,交臣制作。我不做出破土开荒的田器,决不回家。”
神农拗不过两位臣工,只好说了几声“谢谢”,就收回成命了。
在江西,神农一行爬遍了武夷山、庐山;辗转到广东,又爬了青云山、九连山、滑石山;接着到广西的十万大山。从广西折回广东,最后从大庾岭、诸广山、万洋山进入到湖南境内。一路上,神农为胡真官和赤制氏提出天下未全的两大问题揪心揪肺。稻禾乃祥瑞之物,可遇不可求。要想得到它,只能靠老天爷恩赐,靠“天降嘉禾”了。而农器属人工制作,赤制氏说得对,这设计图形必须皇上来完成,因为皇上是万民之首,是大智大勇的圣人呵。
一入湖南,第一眼看到的是八面山和齐云山。八面山,八面来风;齐云山,山与云齐。多么奇妙!多么壮观!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也许是得山水之助,神农神采飞扬,神思敏捷,到了现在叫汝城城南五里的耒山,他一拍赤制氏的肩膀,大声说:“田器的图样,有啦!”他把图样交给赤制氏,赤制氏依样制作,并试验翻土,获得成功。这个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件耕地翻土的田器,终于在汝城耒山产生了。
这田器名耒耜。耒是手柄,耜是锸,锸即铲子。当时的耒耜都是用木做的(后来耜改成铁制)。《易·系辞下》说:耒耜,“神农氏作,斫木为,揉木为耒。耒褥之利,以教天下。”《衡湘稽古》载:“衡湘传闻曰:帝之臣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又说:“耒耜,当时田器。帝制其式,命匠作之,颁赐万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