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土地改革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有了盼头,吴家村成了欢乐的海洋,不管到那,族人们不再是一副苦瓜脸,脸上自带自信满满的笑容。
吴旭和是吴家村第一大闲人,山上发呆的日子多了,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十五的日子快到了。
主家书房,家主慈照,叔叔仁照喝着茶闲聊着。家里多了管家和账房,自然为忙碌的叔叔仁照分担不少,至少有两个可以跑腿的可以随时差使。
我来到书房,打过招呼,自顾自的坐下来。
父亲见了,问道:阿旭,有烦心事?
我回道:是有事,想了这么多天,想请爹爹定夺。
仁照催促道:好事,快些说说。
现在全村不是在船厂吃饭,就是在作坊食堂吃饭,现在食堂的菜蔬供应全靠大家自觉自家菜园子带过来,等热情消退了,难免就不会这么奉献了。所以,想法是村里少的可怜的100多亩耕地,全部改成菜园子,专人来打理,供应全村。咋一看可能觉得多了,吃点菜,450余人要100多亩,吓人。
这些耕地在山坡与湖之间,说旱地吧也可以,毕竟黄沙石子多水分流失的快,说水田吧也可以,下雨山上来水,湖边邻水,灌溉也是十分的方便省事。可这耕地产量真不多,地太廋,肥力不足。
天气回暖了,冬小麦也快要抽穗了,更是到了种植季节蔬菜的时节了,往年每亩能收100斤算是好的,等到6月收完麦子就错过季节蔬菜了,大大的不妙。以后开基建,需要的供应量很大,真吃不完,也可以制作干菜咸菜储备。
所以,土地必须来次股份化,全部作价新增入股作坊,管理菜园的也同工同酬,拿工钱,怎么分配,怎么个股份数需要宗族来定。宗族给每人每月配一定比例的蔬菜,不够的可以按处理价购买,这样菜园规模化集约化运作,可以为吴家村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不是。
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又股份制了,是不是有点快,动了耕地,观念上能接受的了吗。
父亲和叔叔,也认这个理,可这不得和宗族商议吗,不能搞一言堂。
十五的宗族会议上先提下,听听大家反应,毕竟也是给大家带来好处的,作坊这么红火,能入股分红,会不眼馋。
呵呵,现在机器的数量上来了,因为推行的是计件工钱,全村能来的可都来了,开足马力生产,每天已超200双了,五六天1000双50两啊,吴家村完全活过来了。当然母亲、婶子、姐姐一定要记上一笔大大的功劳,妇女顶半边天了。
在这个顺利发大财的关口,荣申行突然派人来了,来的还是那个中年管事,还带了两位师傅。没办法,大主顾上门,只好接待啊。
一番客套之后,管事也自我介绍了一下,姓钱,家中排行第二,表字孝存。这个可厉害了,钱姓望族,还有表字,说明家族有金榜题名做官的。我心里这样盘桓着。
钱管事解开茶几上的布包,嚯。。。一包的元宝,15锭10两官银。照例揉了下两撇小胡子说道:这里有150两,本月还需要3000双,这次一并先带来了,还望家主笑纳。
慈照,眼睛都看直了,歉意道:好说好说,钱管事何故如此客气?
钱管事慢条斯理的说道:这次的买卖家主也是特别的关照,此外还有个小小的请求,还望家主通融一二。
慈照道:无妨无妨,请说。
钱管事道:按照契约,三月才能学这双面针法,可家主知晓后甚为幸喜,故此能否通融一下,今天就让公子传授。当然,我们不做鞋底,约定的买卖也不会改变,家主可大可放心,也可另立契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