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南陵山匪
张玉本来就在监视林家,如今这等事情,张玉必须要出马,接下来的事情只能让别人去做,朱棣细数了一遍如今自己身边的可用之人,似乎只有那么几个。
张玉既然离开,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李朗一人去做。
张玉接到命令以后很快就赶来县衙面见了朱棣。朱棣与他寒喧了几句,便开言道:张玉啊,这一次怕还是要你去,南陵县的山林里出了一伙山匪,气焰凶嚣十分,屡挫官军,危害地方,南陵县无力进剿,告急到宁国府,如今邱福又将信息送到了我这里,另外宁国驻军已经拨付五百人,再加上邱福已经让人带来了三百名带刀锦衣卫,如此一来,你也不算是孤军奋战,我希望在我将这里的事情做完之前,南陵的事情也能有一个结果,我就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不得有误。
张玉听得明白,又不放心,问道:宣城县城里倘有缓急,为之奈何?
朱棣笑道:放心吧,一个小小的宣城还翻不了天,我有他们再,足够了,何况宣城百姓一向安分守己,半月之内必无滋乱之事,你可安心前去剿贼,不必挂虑。
张玉受命而去,连夜发出军令,传今全数人马枕戈待旦,翌日拂晓开赴南陵。
朱棣吩咐李后才道:这里我有四封重要信函,望你今夜立即去呈送。第一封送现任县令王大人,第二封送宁国守军将军吴大勇,第三封送致仕在家的原吏部员外郎温大人,他人就在宣城,第四份送给在家养病的县丞。我要他们为我裁判一桩公案作证人。请他们四人备好轿马侍从,明日凌晨在自己的宅邸等候。
你再派人去替换下李朗林灿温良,由你亲率县衙全数衙员差役,明日拂晓前在衙院集合待命。备好我的官轿轿内预先妥放我的官袍皂靴乌纱帽。多备下灯笼火把,但不许点亮。此刻我取内衙须料理一点小事。明天拂晓前在衙院外厅会面。
朱棣回到内邸,除去当值丫鬟之外其余人正在睡午觉,他便径往荷香院与春兰碧桃聊了几句,又讲述了些什么,两人不住微笑点头。他又回到房中,将自己乔妆打扮成一个卖卦算命的,擎起一幅青布招儿,上面书朱神仙三个大字,下面则是麻衣相法,六壬神课八个小字。他将头上的逍遥巾系正,便摇着个金铎从府邸后院角门溜上了大街。
朱棣乔装得果然很像。居然有人上前来要问卦算命,他都—一婉言谢绝,说是西城有一大户正预约了他去卜生死,不敢延误。
他在城里下三流的茶楼酒肆妓馆赌场兜转了整整一个下午,并没有发见什么可疑之处。他忽觉肚内饥肠辘辘,便去一处又小又脏的饭馆草草进了晚餐,又转上街来。正没兴头时猛想起日前听李朗绘声绘色讲述的红庙来,那里还有沈老三为团头的一伙乞丐无赖,此刻无聊,何不转去亲眼看看。他记得李朗说过,红庙虽被官府封闭了,但观里却常常闹鬼。
朱棣问清了路头,便一径向红庙摇摆而去。不一刻,便到了红庙果然见观前那破旧的木棚下聚着一堆衣衫褴褛的赌徒在掷骰子。
朱棣上前拱手道:有劳众兄弟,打问个信儿,这附近可有一个大号叫沈老三的大汉?
沈老三正靠墙坐着,嘴里哼着小曲,忽听得眼前这个卖卦的先生要找他,便猛地一下跳直了身子,摇晃着起向朱棣:你这算命的找他有何贵干?朱棣一见他,心中顿时明白这人正是沈老三了,便从袖中取出两串铜钱道:有个江湖弟兄委托我将这两吊钱交给他。
沈老三眯眼一笑,伸手抢过了那两串铜钱,往腰带上一缠,嘻嘻问道:先生可真会算命?
朱棣道:沈头领不信,可以一算,算得不准,任你将这青布招儿撕得粉碎。
沈老三道:说来听听,看有无道理。
朱棣道:人之相,苦乐观于手足,智愚决于皮毛。吾观沈头领项短头圆,必是福禄之人;体筋强健,也属英豪之辈;天庭高耸,一生衣食无亏;地角圆厚,晚岁荣华无疑
沈老三嚷道:先生一派胡言。我身无鲜衣,口无甘味,贫窘如此,本分生理尚难料理,哪来福禄荣华,休得哄骗于我。
朱棣笑道:我见头领滞色已开,鸿运将至,不过三月半载之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