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慈悲观(二)-第2/2页



    十几个人低头守在四周,不言不语,昏暗的火光映在身上,反倒像一个个怪异的塑像。

    殿中央摆放一个巨大的丹炉,三丈来高,五六人方能合围。

    远处的香案后面并未供奉任何神像,反而在墙壁上撰写天地二字。随着香烛燃烧,氤氲出的烟气打旋升腾,将天地二字笼罩、遮盖。

    香案前,蒲团上,一个年轻道士正在打坐,模样可称得上丰神俊朗,却偏生了满头白发,身着黑白二色道袍,怀抱青丝拂尘,听到脚步临近,缓缓睁开双眼。

    玄正紧走两步上前,一躬到地,敬称。

    “师尊!”

    没错,这年轻道士便是在阳城久负盛名的慈航真人!

    随着双眸张开,四周的光线仿佛又暗淡几分,一种莫名压力顿时席卷玄正,令他不由心惊。

    于是愈发恭敬。

    “师尊,这是新取的精血。”

    将葫芦呈上。

    这时,四周阴影里走出道人影,沉默的接过葫芦,转身又消失在黑暗。

    “明天,再送来几个药童。接下来我需闭关一些时日,外间之事,由你做主。”

    声音苍老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一个年轻道士之口,倒像是一个历尽沧桑、经历无数的老者。

    显得诡异又滑稽。

    玄正可不敢生出丝毫不敬,闻言,轻声回答。

    “遵命。”

    何为药童?

    药乃炼丹所用天材地宝,童则是童男童女。

    两者合一,可不是看守丹炉的药童儿,而是以身为药,投入炉中一起炼化的“宝材”。

    慈航真人酷爱炼丹,常以各种活物、死物投入丹炉,经过无数次炼制,发觉用先天之气未失的孩童所炼丹药更胜一筹。

    至此深陷此道不可自拔,在慈悲观开设慈幼堂,专收孤儿,外人常说他慈悲悯人,唯有内门弟子才知道,这些年来豢养的孩子最终都进了丹炉。

    ········

    另一边。

    静坤送回果果,千叮咛万嘱咐,不可将夜里看到的事说出去,见她乖乖答应,才松了口气。

    回到住处。

    众师姐睡得正香,不时响起几道鼾声,换了往日只会觉得安心,对她来说,道观便是家,师兄弟,师姐妹便是家人。

    然而此时。

    看着熟睡中的“家人”,她心中只剩冰寒,她们是否知晓二师兄所行之事?偌大空间,如何能瞒住别人?又是谁把那些人送去的?

    一个接一个疑惑涌上心头,渐渐汇聚成不安。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耳边此起彼伏的喘息,静坤愈加迷茫,愈加恐慌。

    初入内门,原以为内门弟子性子清冷,是静心修行所致。现在,只怕是误会了,这哪里是什么清冷,分明是淡漠、是薄凉、是无情。

    今天杀了一批青壮,明天呢?慈幼院的孩子呢?

    一直以来只见有孩子被送入慈幼院,许多年过去,怎么现如今最大的也不过五六岁?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心里滋生,静坤不敢再去想,真希望今夜发生的是一场梦。

    也许明天会正常。

    也许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