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张家之子初长成



驾驾驾马车上的车夫现在头疼无比,自己知道这车上的人尊贵无比经不起颠簸,可这乡下的路上全是碎石和坑坑洼洼的水囊。

 一路上张辰虽然在襁褓里被颠了一路却也不哭不闹,这让抱着他在一旁的白忆绾十分的好奇,于是伸出手指在张辰额头上点了点。

 白忆绾:小公子,你要是能听懂绾儿姐姐说话就笑一声好不好。

 白忆绾话音刚落,张辰就嘻嘻的笑了出来,白忆绾看见这一幕也是嗤笑一声,看来姑姑的儿子和姑姑当年一样风华绝代呢。

 张父为了张辰能顺利的长大,更能像一颗浩辰一样闪耀的成长,把丘王家唯一的千金从丘王府抱了出来,论年纪比张辰大了七岁,坊间传言丘王府的这位千金三岁可作诗五岁可与大儒交谈,可谓一代才女更可喜的是这样一来不论是谁要害张辰都势必要遭到两座王府的追杀,如此自己的孙儿定可以平安的长大。

 听说丘王白硫当时正在和张祁喝茶喝到一半,张祁借顾看看白家晚辈抱起白忆绾就跑一路直接跑回张府,白硫当时愣在了原地一刻钟之后恍然大悟,拎起身边的刀就冲了出去在张府门口足足骂了三个时辰张祁为老不尊正好与张轼回府擦肩而过,不然这位丘王殿下只怕是要生吞了张轼。

 白忆绾想到这里也是嫣然一笑,虽然年纪尚轻可这一笑间的粉妆尽显出其是一位美人胚子。

 眨眼间这忧愁与沉思的一夜就过去了,蓬勃的朝阳肆意扬扬的洒在了众臣去上朝的路上。

 李由见时辰到了,尖细的嗓音传了出来宣众文武入殿朝拜。

 众人行了一礼之后,路清赐冷峻的目光注视到了张轼的脸上,张轼微微抬头看了一眼之后心领神会。

 张轼:臣兵部尚书张轼,有事启奏吾皇。

 路清赐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爱卿有事就讲出来,给各位大臣听听吧。

 张轼:谨遵吾皇圣谕,臣昨夜收到兵部急报说是北周在漠北边境近日蠢蠢欲动,而昨日北周竟然胆敢冒犯我漠北要寨,臣请陛下检拔合适人选赴漠北平乱,以此彰显我南蜀气象。

 路清赐听完后说了一句:众位爱卿哪位愿赴漠北扫平叛乱,还我南蜀太平盛世啊。

 众大臣的目光投向了张轼,这等功劳张轼不说话谁敢跟其抢夺啊。

 而又是这个时候,又是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传了出来,张轼与各位大臣一看竟是当朝宰相锦安,众多官员刹那间连到嘴举荐张轼的话都咽了回去。锦安贵为当朝宰相,不仅仅是因为统领百官而令人生惧,乃是此人不搞朋党不贪污纳秽不容人情,若是得罪了锦安怕是没有好果子吃,得罪张轼好歹还能弥补得罪这位可是容易被革职戴罪啊。

 锦安哼了众官员一声,转身向路清赐禀报:陛下,此等之事臣本不该多言但是臣以为如今我南蜀政通人和百业皆兴,这北周原本只是我南蜀太祖所封的一块蛮荒之地,正值当时我朝内乱才趁机自立为王,今日竟敢不知死活的向我朝寻衅,实该率兵重新夺回我南蜀之地,以此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

 什么?要攻灭北周?我南蜀能打的赢吗现在,这百姓能服从朝廷的法令吗。

 李由见众官员喧杂的议论声,走前一步:肃静,朝堂重地不得喧哗。

 路清赐掀了掀眼前的冠帘,手指有节奏的敲打着面前的龙案,有情感的开口询问:锦相呀,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朕也是没有一刻不希望收回我朝疆土,早日一统天下来告慰先祖,只是如今时机尚未

 说着剩下的几个字,路清赐一字一顿的看着张轼说出来。

 路清赐:如今的时机,尚未到,来,吧。

 路清赐说完饶有趣味的盯着张轼,似乎想透过张轼的目光看看自己这位忠臣良将有什么反应。

 张轼心中此刻暗骂路清赐,昨日都说好了让刘升统军,那锦安自上任之后除了新年朝贺一句什么时候开过口,还不是自己这位好贤弟指使的,虽然心里此刻恨不得直接挥袖扬长而去,嘴里还是大义凛然的开口。

 张轼:陛下,只要您一声令下别说一个区区的北周就是再度为国征战西夷臣也是在所不辞,臣一番忠君侍主之心已然按捺不住,臣请命率辖下十万朔风军奔赴漠北不攻灭北周誓不回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