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君臣硬刚



br />

    他用探寻的目光问傅斯年,是否有什么好办法。

    傅斯年会意,轻轻摇了摇头,表示目前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之后双手比划了一下,做了个拉伸的手势。

    意思是暂时先往后拖一拖。

    而后又指指自己的脑袋,食指画圈,意思是容他想想办法。

    崇祯这次的决定有点突然,让傅斯年也没做好准备。

    其实有些事虽然急,但只要目前不乱搞,大明朝整体上并没什么危险。

    目前只有个别地区因为灾害出现乱民,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发生动乱。

    而且因为傅斯年提前布局,各地的农团场大量吸收流民进行屯垦,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群鼓动。

    最重要的是,王自用、高迎祥等第一批起义军的核心人物,早早就被傅斯年派人秘密抓捕。

    包括后续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在锦衣卫的控制之下。

    虽然没了李自成,可能还会有张自成、赵自成,但是没了这些具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起义的规模就不会成燎原之势。

    没了内乱,那么满清入关的时间也就不再准确了——累死皇太极,他也打不进关。

    崇祯看懂傅斯年的意思,点点头,将目光收回,继续看底下的大臣们表演。

    众人见皇帝一言不发,始终不跟他们争辩,渐渐也就没了力气。

    又过一会儿,朝堂上竟然安静了下来。

    好比俩人吵架,其中一个就那么直勾勾看着对方,既不回嘴,也不动手。

    对面那个人就算口才再好,能骂上一个小时不重样,他也终究会说不下去的。

    场面一度尴尬,这时候压轴的出来一锤定音了。

    韩爌缓缓出列,斩钉截铁地道:

    “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文火慢炖。臣等理解陛下振兴基业的迫切心情,但如此急躁,不但于事无补,还要闹出大乱子的。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这话就等于说:皇帝,你还太嫩!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先收一收吧。

    崇祯今天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依旧不愿退让,此刻当然也不会因为韩爌一句话就偃旗息鼓。

    他平静地回答道:“今日仓促,既然朝臣的意见不能一致,那么今天就先到这。三天后是朔望朝,届时一并讨论!”

    崇祯确实有刚,这就是向全体文官宣战:

    都回去准备准备,有什么招数尽管使出来!

    三天后,咱们一决雌雄!

    不但心意坚决,连退路都不留。

    因为临走前,他又补了一句:“从即日起重整早朝!一切按照旧例执行!”

    官员们听了,顿时有一些人哀叹出声。

    为啥?起不来!

    大明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会、朔望朝和常朝。

    大朝会是过年过节等重要日子才会有的,一般也不谈论朝政,而是作为一种礼仪,让百官向皇帝问候的。

    有时候番邦属国也会遣使参与,以表达对大明皇帝的美好祝福。

    朔望朝顾名思义,就是初一、十五才有的朝会。

    本来也是礼节性的,但是因为举办的比较频繁,有时候也会说正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