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风暴之始-第3/5页
“比方说一只二维蚂蚁爬到了我们的三维桌子的边缘,在它看来,边缘的对面极远处存在一个物体,也就是墙面和桌面同高度的一个二维切片,在它的视野里的投影是一条一维的线。于是它将它的二维绳子伸出桌子的边缘,试着够到桌子对面的墙壁,二维绳子在离开二维桌面之后,在突然出现的第三个维度上没有承受重力的能力,它连厚度都没有嘛,所以肯定就断了,对不对。”
老刘停下手里的工作:“也就是说……我想想,也就是说……”
汤诚良表示赞同:“对。”老刘自己都没弄懂他在赞同什么,汤诚良就直接打断他,自顾自地说了起来:“……也就是说,徐老虎就是那只落到三维球面上的二维蚂蚁,但是他想顺着一根折向第三维度的绳子爬回对他来说不存在的球外,于是绳子也断了,他也断了。”
老刘总算是听懂了一点:“但是绳子断裂和他往外跳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只有当绳子还存在的时候,徐老虎才能意识到第四维度的方向,但那是致命的。
“你准备和夏老板说这事吗?”老刘在发掘队员中算是比较世故的,在旁观别人的问题时,他总能意识到人事问题的优先级高于科学问题。
“不用说。”汤诚良轻轻巧巧地回答道:“他懂的。”
老刘这时候才意识到,按照汤诚良的性格,他专门在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的频道里说这番话,大概只是为了不让其他人觉得他在拍上校的马屁。这真是一种非常迂回的思维方式。
“我这边完工了。”老刘检查完最后一项测试项目:“你呢?那一点炸药还没弄好?”
汤诚良在频道里嘿嘿笑了两声,没有回答。老刘一开始还等着他细细解说他手上那点技术问题,但是汤勺一直都没有回话。
过了几分钟,等“简”被挂上吊架了,老刘这才回过味来:从汤诚良捣鼓炸药那会儿开始,他就把自己变成了指挥官心中不太愿意去触碰的一桩麻烦事,于是无论他怎么偷奸耍滑躲清闲,夏上校都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派任务给他。
将“简”投入水中比先前投放老乔的时候更容易些,因为介面层对面的一些情况已经被探明了,ART-35的队员们学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则,比方说不要回收缆绳……老刘专门在回卷按钮上贴了一张写着“不要碰”的布面胶带,免得有人忘掉这一基本规则。
简小姐最终被浸入水中,只留了20公分的顶盖在水面上,这样所有用来系钢缆的硬挂点全在水面上,而UUV舱室则全都浸没在水面下。
装载UUV的舱室本应该在水面下开闸放水,慢慢排空里面的空气,但是现在他们显然没有这么良好的条件。由于担心在打开舱室释放UUV时,涌出的空气和涌入的水会影响“简”的定深,也担心气泡会遭遇与绳索一样的意外,被拉伸成一些可能会造成危险的低温空泡,于是他们在岸上提前给UUV舱室灌满了水。
基金会使用的这台UUV上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先进的技术,它的机械臂具有非常高的操作精度,就算外面包裹着臃肿的耐压壳,但仍然能够实现“外科手术级”的精细操作。
当然,ART-35在接收装备的时候决不会问一些诸如“这怎么能算TR0水平设备?”的蠢问题。也许在这个时代,无人潜航器和手术机器人只是两种本可以结合在一起,却被市场看不见的手生生拆散的组合。
UUV从“简”腹部的舱门中缓缓滑出,拖着脐带向下潜了几米,然后才拉开距离,转了一个U形弯掉头回来。这个U形弯可以避免脐带过度扭转,免得脐带在延展出几公里之后自己拧出一些难以解开的结。
操作员控制UUV伸出双臂,在UUV前部的灯光照射下,在镜头前屈伸了几下“手指”。UUV的机械臂前部各有四支四指节的手指,可以以2-2或者3-1的组合进行抓握,比潜水员的力量更大,也更加灵活。
“我们来看看老乔。”这时候,在场的所有队员都挤在监视器后面,不光是因为他们很关心另一个世界可能出现的奇观,同样也是因为布置仪器的帐篷是现场少有的几处稍显干燥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