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神秘古书



几天前,姜云鹏把古书上的文字抄印了一些,分批请了好几位古文字专家进行分析。

 有的专家说是春秋时期的文字,有的专家说是十代时期的文字

 但没有一个专家能说明白,这些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后还是,海滨城知名的大学古文字系的老教授,说出了一种最为可信的来历。

 这些文字应该是先秦时期的王族密文。

 姜云鹏连忙把这位老教授请回家中,老教授也细心的为他解释了一番。

 原来王族密文是王室家族的内部文字,没有具体的形成条件。

 可能代代相传,也可能瞬时编写,可能依据古文字,也可能依据特殊文本,只有古代王族的核心成员才能掌握。

 为了保障密文的秘密性,只有最紧急的情报,古代王室才会用上王族密文。

 因为使用条件的苛刻,以及密文存在的自身缺陷,王族密文存在的时间极短,一般是战争时期,才会大量的出现密文。

 自从始皇帝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

 秦朝之后的王族密文,多数都由小篆演变,依据特殊文本编写。

 这些文字极为缜密,显然并非草率编写而成,又与小篆完全有别。

 文字的完整性美观性都不输小篆,更像一种传承极其久远的古文字。

 将文字的问题解释完后,老教授也好奇的看向姜云鹏。

 老教授轻松的说道:姜老板,您问的问题并不难,但光依靠这些文字的话,我实在没法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想要确定它们的来历的话,除非你能让我看见完整的竹简。

 看见姜云鹏沉默不语,老教授隐晦的表示出,无论今天他看见了什么,都会守口如瓶的保守这个秘密。

 姜云鹏诧异的问道:老先生为什么会这么肯定是竹简呢?就不可能是保存完好的古书吗?

 这种古文字界常识性的问题,让老教授有些恼火,感觉姜云鹏是想拿常识考验他。

 这样的轻视让老教授非常不满,但他还是强忍下了心中的不快,因为这些神秘的文字,已经深深吸引了他。

 传承更古老还不输小篆的古文字,对于他这样研究了一辈子古文字的人来说。

 好似是单身一辈子的老光棍,看见了古代的绝色美女。

 其间的诱惑力不言而喻。

 老教授耐下性子说道:既然姜老板不知道,我就先科普一下吧。

 :众所周知,造字术是东汉时期才出现的技术。完善的古文字传承,除了需要不断层的文化传承外,也必然离不开保存完整的典籍。

 :始皇帝一统天下后,将六国的文字进行统一,这个伟大的壮举,对华夏文字的传承有着非凡的意义。

 :也解释了姜老板刚才的问题。

 老教授的语气虽然平和,话语间却含沙射影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姜云鹏听不懂老教授想说什么。

 但他也感觉到老教授的不快,不过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些,只能无可奈何的笑了笑。

 姜云鹏不解的问道:那就不能如您所说,依靠典籍进行传承,等到纸出现以后,再由后世进行编写吗?

 老教授大笑道:哈哈哈,看样子姜老板是信不过,我这个老家伙啊。

 :不过既然姜老板问了,我就解释一下。

 :至于刚刚说的观看竹简原本的事情,您就当我这个老东西没有说过吧。

 老教授把姜云鹏的提问,视作一种学识上的试探,姜云鹏接二连三的试探,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侮辱感。

 姜云鹏看出老教授生气了,但他知道解释也没有用,他便没有解释什么,只是静静的等着对方的回答。

 老教授专业的说道:我刚才说了一种完善的文字传承,除了需要不断层的文明传承,也离不开完善保存的典籍。

 :在秦国一统天下以后,所有的先秦文明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断层。

 因为文化的传承,不光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还需要一个稳定的保护体系

 :只有稳定的保护体系,才能提供全面的文化。

 :秦灭六国后,只有秦国有这样的保护体系,但遗憾的是秦国偏是一个短命之国。

 :项羽攻入咸阳焚烧了阿房宫后,阿房宫内的典籍大量被焚毁,先秦文明的许多记载就此绝迹。

 老教授心疼的摇摇头,他研究了一辈子古文字,没人比他更弄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