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催生



朱祁镇辞了万寿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乾清宫,感觉浑身都快被颠哒散架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七月的天气本就睡意十足,身体的状态告诉朱祁镇需要赶紧睡一觉。

 但看了一眼桌案上厚厚的奏折,他又强撑着坐起来,拿出御笔,打算批上几本再睡。

 如果真的有个人,能和朕一起批复这些奏折就好了。朱祁镇长叹道。

 正统朝以前的皇上,都遗传了朱元璋勤政的优良基因,而且,皇子们自幼师从鸿儒,早起晚睡,打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作息非常规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很多政事都需要呈皇上御览,亲自批复,现在不做完,早早晚晚也都是皇上自己的事。

 这么一个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的活儿,偶尔还需要去后宫加个夜班,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没个好身体还真的扛不住。

 不过,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看了一眼御案上朱棣留下的一盏长明灯,瞬间抖擞精神。深得打工人拼命精髓的朱祁镇,本就年轻,一下子就满血复活了,打算跟这群奏折拼命到天亮。

 刚进入战斗状态,就听见太监小跑了过来。

 陛下,太后说要见您。小太监战战兢兢的叩首说道。

 太后?

 这个点了,他那个老妈又要搞什么飞机?

 朕知道了。朱祁镇叹息一声,将奏折摔向桌角,起身吩咐了一下内侍,便向清宁宫方向走去。

 朱祁镇即位后,宣宗的皇后孙氏升级为皇太后,仁宗的张皇后则升级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住在仁寿宫,皇太后就不能住在那里了。

 于是,孙太后便住进了紫禁城外东路的清宁宫,此处宫院,便是皇城设计之初的太子东宫。

 这清宁宫宫殿宏伟,气势恢宏,比那仁寿宫也并不差上多少,朱祁镇一入清宁宫,见孙太后便行大礼参拜。

 拜见母后。

 朱祁镇举止投足之间皆是礼仪,但看见自己的亲妈却也懒洋洋的模样。

 起来吧。孙太后笑着吩咐道。

 尚宫局的主事,为皇上设坐,便在一旁垂手陪站。

 谢母后。朱祁镇毫不客气道。

 太后皇帝也都是人,凡是普通母子间的琐事,也会发生在孙太后和朱祁镇之间。就比如,太后也会和自己的儿子叨叨,也担心抱不上孙子。

 镇儿啊,最近忙些什么呢。孙太后试探性的问道。据安插在皇上身边的太监上报,皇上白天去过天寿山。

 回禀母后,今日,儿臣去天寿山祭拜了一下先皇。朱祁镇慵懒的如实回答。

 看似轻描淡写,但是,话题瞬间敏感了起来。既不是忌日,也非中元节,陛下无缘无故,去那里做什么。孙太后警觉道。

 朱祁镇明白,孙太后之所以生气,一定是觉得自己有事瞒着她。去见沈道长的事情,他不想让太后知道,而韩琳的事情,他更没必要让太后知道。

 朕也是一时兴起,所以,并未告知母后。朱祁镇淡淡回答,他以朕自称,就是旁敲侧击的告诉母亲,自己不但是你的儿子,还是这大明的皇上。

 而孙太后也瞬间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马上跟着上纲上线起来。

 镇儿啊,你可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学你爹,只知道游山玩水,荒废了朝政啊。孙太后假装关心道,更多是夹带着训斥。

 即便你再是皇上,自己这个当妈的,责怪儿子,你总不能治她以欺君之罪吧。

 儿臣谨记。朱祁镇应付道。

 不是您老人家叫儿子来这清宁宫,现在人家还在熬夜批奏折呢。

 你父皇这个人啊,千般都好,就是子嗣太少,你可不能跟他一样。孙太后见儿子服软,急忙乘胜追击。

 要知道,太宗皇帝在你这个年纪,已经有好几个皇子了。

 朱祁镇头大,听着像念经,又像一堆苍蝇在头上飞。

 皇上不喜欢内阁和太后给他安排的妻子,所以,他根本不碰钱皇后,这就导致钱皇后虽然是朱祁镇的第一个妻子,却根本没有生过一男半女。

 孙太后身为后宫一把手,她除了每天传老婆舌头以外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派尚宫局出去看看内阁六部谁家的闺女熟了,然后给采摘回来,填充后宫。

 皇上不碰皇后,不代表皇上不碰太后安排的其他女人,多给你找几个漂亮妹子,安排在身边就好了,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万一哪一天皇上忍不住了,犯了错误,太后就得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