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设计搭救



固阳府府尹包朗听说何庆闹了皇城,王文昌正带兵满城堵截呢,心里不由得慌乱如麻,暗想道:这孩子也太不知天高地厚,怎么敢只身闯入皇城,岂不是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吗?那林化老贼,兵权在握,怎能放了他。

 何庆插翅也飞不出去皇城,这包朗苦于无计可施,便在后衙转来转去,最后,实在想不出来招了,只好说道:王强,去把许辉许大人请来!王刚,去街上探风,随时向本府回禀情况。

 是!王刚二人齐应了一声便告退出去。

 因为许辉许老大人朝中公认主意多,智谋广的智多星,所以包朗想跟他商量个解救何庆的办法。

 不一会儿,许辉到了。他早已料到包朗请他能是了何庆的事,所以一见了包朗就说:包大人莫不是为何庆之事找我吗?

 包朗一见许辉来了,心里多少有点希望,忙答道:正是为此。想你许老大人乃是朝中智囊,故而想请老大人谋划一妙策,救救何庆才是。如果何家这棵根苗再被那老贼给除了,何家之仇何日得报?将来立国安邦不是又少一个栋梁吗?

 许辉道:包大人所见极是。老夫为此也半宿未睡。不过,千思万想也不得一计,正想前来请教呢。

 包朗一听许辉也没了办法,心凉了半截。长叹一声,哑言无语。

 正在这功夫,王刚跑进来了:启禀大人,何庆已躲进镇国公府,王文昌正要进府搜查哪!

 包朗一时来了精神,兴冲冲地命王刚再去打探。

 许辉一听也来劲儿了,道:嗯!何庆这娃娃真挺聪明,他还知道往高老头儿家里跑。这回有了指望!

 包朗也道:那高国公又有胆量,又有智谋,一定会保护好何庆。这也是何家的福份,吉人自有天相嘛!

 两个人心里都觉着有了底儿,情绪也放松了,话匣子也打开了,说说唠唠,专候王刚的消息。

 不一会儿的工夫,王刚急忙走进来道:启禀大人,大事不好了!王文昌从高府里带走了何庆!

 两位大人一听,顿时如同万丈高楼失脚,江心覆舟,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包朗想了想,又追问道:你可看准了?

 王刚回道:那还有错?大个儿,十二三岁,身上都是血迹

 包朗闻听此言,仰首长叹道:天绝何家也!

 王文昌押着何庆回到巡城司,命人将何庆严加看管后,急忙乘马去太师府报功。林化一听说二姑爷王文昌捉住了何庆,心里顿时感觉畅快至极,心想:这些年我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所虑者就是何家未能除根,今日既捉了何庆,铲除了我心头大患,老夫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况且又可以一本参倒高瑾老儿,又拔去老夫眼中的一个钉子,岂不是一箭双雕吗?

 林化越想越美,越美越想,一时像腾云驾雾上了九天仙境一般,不由一眯眼睛,大笑道:哈哈哈!贤婿真是好手段!智谋过人哪!老夫不光要重重地赏你,明天在圣上面前还要保举你加官晋爵,那时候妻荣子贵,何等的显赫啊!哈哈哈!

 王文昌听老丈人一夸,顿时兴奋不已,受宠若惊,他乐一阵子,美一阵子之后,才想起来给老丈人道谢,连忙俯身一拜道:小婿不才,全托岳父大人的洪福,才将这何庆捉住,以后还仰仗岳父大人多多提携。

 当然!当然!林化又哈哈大笑一通。说罢便命人摆酒,为女婿庆功。宴罢,又连夜修了一本,只待次日早朝,参奏镇国公高瑾窝藏钦命要犯之罪。

 第二天一早,包朗早起乘轿上朝,他心里还惦记着何庆之事,只觉得心中郁闷。

 正在包朗焦虑之时,忽然轿前大乱,急忙下令停轿,掀开轿帘向外一看,原来轿前正站着一位老者,双手捧着纸状,口中喊道:冤枉!

 包朗细看一下,此人竟是镇国公高瑾。要是别人哪里敢闯到轿前呢?这包朗的轿前,除了有一队护卫,还有王刚,王强,马龙,马虎四员虎将,四人都认识高国公,所以放直接同到桥前呢?所以不拦他,因此他才直到轿前,当常也不必下跪了,话说回来,包朗也不敢受他一跪。

 包朗一见高瑾忙欠身接过状纸,疑惑的问道:不知国公有何冤枉?

 高瑾说道:请大人阅状便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