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结拜



何庆还想推辞,可高锰是火暴性子,急道:你要再外道,我就要拿剑刺你了!

 何庆无奈,只好和高氏三兄弟一齐跪下,对天三拜。之后,何庆又重新拜过高国公。

 这时家丁又来禀道:王文昌催促甚急,不知开不开门哪?

 何庆急忙说道:伯父大人,我们哥四个既结为弟兄,我看也不必见外,小侄立即出去与那王文昌拼个一死,以保伯父全家。只望以后伯父与众家兄弟多多照看我母亲,也就足见我们结义的之情了。说罢,朝外就走。

 高锰一把扯住道:贤弟此言差矣!常言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我既结金兰,当为亲兄弟一般,还是我们哥儿四个一齐杀将出去才能取胜!说罢拔剑欲走。

 高瑾止住道:且慢!外面官军甚多,恐不容易杀得出去。要杀,岂不是反了朝廷?

 高锰道:就是反了,有何不可!我哥们杀得兴起,一直打进宫去,连那皇上老儿一齐打杀也就结了!

 高瑾忙喝住道:小畜性,住口!我高家世代忠良,岂可存有反心?

 何庆一听高瑾所言,知道事情难办。要杀出去,他不准许;要留下来,也不可能。究竟该怎么办呢?他看看高瑾,高瑾紧皱着眉头。他心想:别给高伯父找为难,还是自己受缚便了。于是说道:伯父大人,不必为难,请把小侄绑了,送到皇上那里,既全了伯父之名,又解了今日之危,岂不两全其美?说罢将手往后一背,等着上绑。

 高锰见爹爹只皱眉头,一言不发,心里甚是埋怨:爹爹怎么了?往日里千奸臣万奸臣地骂着,今日反倒怕了他们?所以他急得干跺脚,直搓手。

 高瑾终于张口说道:你们兄弟休急,为父已想好一计,须是如此这般

 于是叫家丁前去开门。

 不大一会儿,王文昌便进了高王府,到大厅上来见高国公。那高瑾端然正坐,全不理睬。

 王文昌上前一步,施了一礼道:国公大人,末将奉旨捉拿何家后代大闹皇城的何庆,因追至贵府墙外,竟被钦犯翻墙逃入贵府,进来请大入帮忙,一同捉拿何庆。

 这小子虽然表面客气,那是怕镇国公的厉害,故此赔些小心,客套一番,但言语之中,总是把奉旨,钦命这两句强调出来,暗暗想压压国公的威风。

 据你说来,是老夫把那什么何庆给藏起来了不成?高瑾板着脸问道。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国公大人不必误会,我是说协助圣上,一同捉拿。

 高瑾脸色一沉说道:高某没奉什么圣旨,捉拿不捉拿与我何干?

 嘿嘿,国公大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王文昌忙赔笑脸道。

 高瑾冷笑一声道:一个小小的何庆,竟会使国家沦亡不成?真是岂有此理!国家兴亡在乎于怎样对待忠奸二字。重用忠臣,国家则兴;偏宠奸臣,国家则亡。这才是定国安帮之理!

 王文昌一听,这老东西不是借兴亡一词,明嘲暗讽吗?干脆,别让他绕弯子了,还是照直说吧。于是拿出以往的圣旨,往上一捧道:末将奉旨搜捕钦犯何庆,国公是让搜呢!还是不让搜?

 高瑾见王文昌捧出圣旨来,便只好答应道:既是奉旨,就请搜查。不过你手下的人,手可得干净点儿,我家中皇上御赐之物甚多,要是丢了什么,老夫可要拿你是问!

 王文昌见高瑾松下口来,便道:末将自当约束部下。

 高瑾道:老夫有一个条件,待你等搜查过后,必须由我家管家逐个检查你的官兵。

 王文昌明知这老头儿耍横,但事急无奈,只好应承下来,并出府门,向众军兵传令道;凡进府搜查者,倘若有乱动高家一针一线者,斩首示众!是!

 众官军应了一声,井然有序地走进了高府。他们挨屋换室地搜查,一直搜到后花园,也没见个人影儿。

 这时,突然有个叫徐明的营头跑来在王文昌耳边悄悄低语几句。

 于是王文昌便带领人马,来到西院的一间仓房门前。只见门前站着一位老头儿,长得高大精壮,手持一条镔铁长棍,众官军怕他凶悍,都不敢近前。

 王文昌传令道:徐明,与我进去搜!

 徐明仗着王文昌和众官军的胆儿,便提刀上前,想夺路进门。不料冷不防被那持棍的老头儿,拦腿就是一棒子,只听得咔嚓!叭叽!徐明惨叫一声就倒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