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闹皇城
王文昌到底是学武出身,武艺还真不错,凭何庆跟老道学的那两下子,还真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常言说得好,一力胜十强,就凭着他力气大,使王文昌先失了三分威,齐眉棍总是躲着钢刀。
何庆,也不管什么招数,左一刀右一刀,乱砍一通,倒把王文昌打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王文昌本想让官兵乱箭齐发,射死何庆,可是想到老丈人林化非要活的不可,又早已交待官军,不许放箭,不许杀死,定要活的。
这样一来,何庆是占了不少便宜。因此,何庆刀刀紧逼,步步压人,官军又不敢放箭,王文昌可就露出败势来了。
萧守信一边对付官军,一边用余光看着何庆,见他占了上风头,就来了精神。他抡着钢刀,发出呼呼的声响,东杀西砍势不可挡。
叮!当!轰!
忽然一通乱响,仿佛鞭炮铺起火一样,又似炸药爆炸一般。王文昌以为中了埋伏,虚晃一棍,回马便走。官军也一阵大乱,哄的一声,四散逃开。
此时,这里乱做一团,人拌人,人踩人人压人,千人惊魂不定,自相践踏,死伤无数;马挤马马撞马,马惊马,万马狂嘶乱炸,一片混乱,暴跳狂奔。
突然出现的声响就连何庆萧守信也莫名其妙。也以为中了埋伏,但见后来王文昌与官军惊慌失措之状,才镇定下来。他俩回头一看,只见坟头上空火花乱迸,响声不绝。也顾不得琢磨是怎么一当子事儿,乘官军之乱,急忙夺路逃走。
原来是这样那掌柜的店里东西不多,湊不上一担子。于是不管什么货都往里装,连烟火炮仗一起给包到烧纸里去了。所以,纸烧着烧着烧到中间,那些鞭炮齐响了起来,造成一场虚惊,可也帮了何庆萧守信。
王文昌骑马跑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心想:我皇城把守这样严密,上坟人怎能带来千军万马呢?即使他有千军万马,又想伏到什么地方了呢?那双王府只不过能容下几百人罢了。
于是王文昌调转马头,又率军追了回来。
这时何庆与萧守信小哥俩刚刚跑出不远。王文昌把大铁棍举起,大吼了一声;还不与我齐上,有捉活的者,赏银一千两!
众军卒呼啦一声,将何庆二人又围了起来。只见刀枪并举,银光一片;斧钺齐挥,火星乱迸。
何庆二人,面无惧色,闪转腾跃,钢刀抡圆。杀得天昏地暗,众官军惨叫连天。那官军碰上的就死,着上的便亡,那死不了的也在地上打滚喊娘!
众官军见个何庆凶猛骁勇,一个个不敢近前,都想逃走,怎奈王文昌催逼甚紧,退下去,又上来。像海水涨潮一样,一起一伏,一退一涌,越杀越厚。
这时满身血迹的何庆杀得性起,也忘了和萧守信首尾相应,顺着大街一直往东杀去。杀了多时,回头看看,早就看不见了萧守信,想再杀回去,但官军早把街满了,只好任性杀砍起来。王文昌在后边又紧追不放,死死咬住,厮杀半天他才想起来:嗯?这小孩到底是谁呀?我咋没问问呢?于是他拨开何庆手中的刀,问道:小子,你是谁家的娃,敢报个名字吗?
何庆正杀得起劲,听他一问,便不假思索的回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小爷爷乃双王爷何生良之孙,何?之子,何庆是也!
王文昌一听乐了,闹了半天他是何家的后代呀?说啥也不能让他跑了!这要是把他抓住,我丈人还不得赏我三千两千的白银?说不定还要连升三级呢?想到这他的鬼心眼子一动:有了!不如将他引到教军场,那地方四面高墙,量他插翅也飞不出去。想罢,便和何庆边打边往后退。步步往东南引他。
何庆岂知王文昌的诡计?一劲儿追着王文昌打。这时他肚子有点饿了,口也有点儿渴了,汗也出来了,身子也有些乏了,况且官军前堵后追,咋杀也不见少。
三千人马!别说手里都拿着兵器,就是站那砍,也够砍一阵子的了,要把这三千人马砍死了,自己也得累昏。
可是何庆想跑也无处跑,只有一条筒子街,但他不会轻功,无正在危难之际,见街旁闪出一条胡同来,于是急中生智,一闪身进了这条胡同。
王文昌本想引何庆去教军场,所以且战且退。不料个庆闪进胡同里去了,心中不由一急,向军卒吼道:还不快与我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