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皇帝的安排



张广利,目光深远啊。他提醒了朕。杨坚目光深邃的看着远方。

 一个小小的盐法的推行,其实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激烈反弹。而是有些人利用这次事件,在做试探,同时也是在向咱们父子,展现他们抵制未来那个最大的,触动他们最根本利益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决心。他们在告诉我们父子,那就是,他们为了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不惜破釜沉舟和咱们爷们对着干,也坚决阻止新法的推行。

 杨广做恍然大悟状:父皇这么一说,让儿臣感到醍醐灌顶,事情可能真是这样。

 杨坚苦笑:不是似乎,而是绝对的。因为自从你在南方推行了科举考试制度,天下门阀士族,虽然没有出面反对,但已经有了警觉。在你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上书弹劾你,违背祖制,希望朕出面,直接让你废了这个制度。

 杨广点点头:这一点儿臣虽然做的尽量低调,但它的深远影响。和所受到的阻力,儿臣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的反应是这么的激烈罢了。

 杨坚一拳砸在桌子上:激烈又能怎么样?这样不是更好吗?都跳出来吧,正好在你年轻有为精力正盛,朕老而弥坚还不糊涂的时候,收拾了他们。

 这时候,杨广看到父亲不再是那个和气的垂垂老者,而又是那个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指挥千军万马纵横天下的大英雄。

 受此影响,杨广也热血沸腾,变得意气风发。

 儿臣刚刚与天斗,儿臣胜利了;现在,儿臣准备与这群人再斗一斗。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是其乐无穷。未来,儿臣再开凿大运河,与这大地斗一斗,那才不枉此生。

 被这个坚毅果敢的儿子感染,杨坚也变得雄心勃勃。他的内心最隐秘的那根弦怦然奏响。

 歪着脑袋,眯着眼睛,仔细的端详眼前的这个儿子,就好像在鉴定一块璞玉。

 现在在他的眼里,这个璞玉虽然不完美,而且似乎是瑕疵遍布,但却可以看出,这块璞玉,材质坚硬如金刚,品相端正。

 只要底子好,剩下的就是琢磨雕塑了。

 自己身体精力正好,有的是时间雕琢这块璞玉。

 被父皇这样看着,杨广有些发毛,手足无措的小声询问:父皇,难道儿臣说错了吗?

 杨坚回过神来,不由得开怀大笑:你没说错,你的话到激起了朕的往日雄心。这一场变法改革,以你太子哥哥的性格,是应付不过来的。那就由父皇为你坐镇,你为父皇冲锋陷阵。咱们父子,斗倒他们,确立一个大隋万年江山。

 杨广狠狠点头,最少,我的功绩,就不能让那个李狗蛋抢了去。

 咱们父子获取天下,是依靠着关陇集团的支持,但也被关陇集团所左右掣肘。但不过,关陇集团起家于六镇,时间还短,没有形成真正的门阀。

 而对咱们父子最大的威胁,依旧是那些固有的门阀士族。他们已经利用上千年形成的察举制度,垄断了整个朝廷。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这些门阀的势力,已经做到了一言而废立的地步,这样的故事,绝对不能够在本朝以后再次发生。切记切记。

 杨广点头:孩儿明白,孩儿本来想用温和的办法,循序渐进的推进科举制度,给门阀士族一个适应还车贷机会。所以才想出了这个掺沙子,稀释门阀关陇以及山东集团的科举办法,选拔那些没有势力背景的寒门子弟为我们所用,慢慢的将朝廷的权力中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只有中央集权,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的稳定。

 你的目光很长远,朕很欣慰。但这件事毕竟是开天辟地,更是触及了天下最大实力集团的利益。

 所以他们才通过对盐法的阻击,来试探我们父子,推行新政的决心,才有了这一场暴动。

 父皇分析的是。

 既然他们在试探我们父子,那么朕就利用这个机会,咱们父子也掂量掂量他们,在展现我们推行科举取士制度的决心的同时,用这样的安排布置,来试探他们到底阻止科举考试的决心有多大,然后咱们父子做个心中有数。

 杨广真的佩服老爹的手断能力了。

 同时也通过这一次朕,表现出来的破釜沉舟,鱼死网破的决心,来告诉他们,咱们父子推行这个科举考试的决心有多么坚决,宁可打烂了这片江山,也一定要实现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