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赵上校的意思,是他们有意扶持自己的势力?”
“只能这么解释了……”
之后,赵上校分析起其中的缘由。
虽然通过改革,将军权收归到政府与总督手中,军队的权力与影响力受到极大的制约。但之前犯下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是对于军队内部的管理。
在早些时候,军队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在张彬执政末期,才重新关注起军队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虽说这期间,军队体制经历了张彬与刘启林两任总督,但其都对军队内部的管理不重视。这就致使军权过度滥用。
在旧派与联盟派对抗的时期,两方的人都无暇顾及军队的管理,这导致军权极大膨胀。军队拥有实权的人与真正的指挥人,在当时,可以左右源星的命运。随然有着赵成钢上校压着,但在军队中大部分人,还是听命于解骅。
所以,解骅的立场,放映了当时源星政局的走向。
在改革之后,滥用职权的行为减少,但不代表着灭绝。在形势明朗之后,他们又开始以权谋私。
在如此开明的现在,他们有所顾忌。所以,现在他们滥用职权的行为比较隐晦,比如提拔自己的亲信,或者给自己找个代理人等。
其目的,就是形成自己的势力。
这种情况,赵上校早就知道,之前他也通过赵行提起过。在当时,因为其行为并不过分,加上正在忙着推进政府发展规划,所以,暂时搁置了对其的惩罚。
只是通过警告、设立举报通道等方式,加以约束。没有对其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
可时间一晃就是六年过去了,现在河清海晏,且都想往上发展。在发展到头之后,他们就谋求更多的利益。
所以,拉帮结派的行为又开始冒头。
“万一其中,有个旧派的残党。这样的活,他造成的破坏,可就不能小看了。”
卫乾理赞同赵上校说的,并让赵行说说今天上午,他们处理的事情。
上午谈论的事情,也是关于滥用私权与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
“重点是各方的权益牵扯,滥用职权的事情,比较少,情况比军队中好一些。但其中不可不重视。”
卫乾理问解骅对此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解骅此时来了聪明,他清楚,连他们都无法解决问题,更何况自己一个“外人”?这种事情,自己不知道,也不能知道。想办法,那是卫乾理的事情,出了事情,也是他顶着。
“我之前没参与过讨论,何况我赋闲在仓库这么多年。刚回来,怎么能想出办法呢?我听你们的就好!”
卫乾理无奈地点点头,也对,之前的政策、方案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当时,他可没有跟任何人讨论过,凭借自己一人写出了初稿,之后与孙浩然总督探讨之后,经过简单修改,就实行了下去。
当时可谓风光无限,致使卫乾理之后一两年内,关于政策的问题,都不先于其他人讨论,甚至是赵行。
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改革的弊端开始显现。
这让卫乾理意识到,有些东西无法根除,曾经发生的,现在还会发生。
不过,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后,卫乾理放下身段,开始与他人探讨这个问题。
在当时“资历最深”的赵行觉得,他是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
那时候,问题与矛盾,只是看到了苗头。还不清楚原因出在哪里,卫乾理就急于更改政策,这是大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