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紧迫的时间-第2/3页
陈达辩解道:“荆州防务依靠主公,刘荆州即使疑虑,也会以大局为重,不会为难主公,相对而言更需要注意蔡氏的动向。刘表虽然明面上看似荆州之主,真正的权力还是握在那些大族手中,刘荆州不过是蔡氏和蒯氏与其他荆州大族妥协的产物。无论刘表对后事如何安排,结局就只有一个,那便是刘琮即位荆州牧。到那时候,北有曹操,南有蔡瑁,新野在其之间如同被架在炭火上烘烤,早晚难逃覆灭的危机。要是主公能够早作些谋划还会有些许转机。”
刘备这时候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向诸葛亮询问对策,诸葛亮稍微思考片刻,为刘备定下三策,一是趁江夏权利真空之机控制江夏,二是以防备曹操和孙权为由向襄阳广求兵器粮草,三是征募新军,在仅有时间内尽可能的扩充实力。
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言,并依次施行。
真可谓心之所想,犹有神助。刘表长公子刘琦虽然身为长子,却因为蔡氏从中插手,他毫无继承荆州的可能。毕竟蔡氏家族已将荆州视作盘中之餐,囊中之物,就等着刘表两眼一闭顺势掌控荆襄。刘琦可以预见,刘琮即位之日就是自己葬身之时。
最令刘琦恐惧的是,诺大一个荆州除了远在新野的刘备,似乎没有任何人是支持他的。再加上蔡瑁为了扫清刘琦这唯一的障碍,多次想要置刘琦于死地,而刘备则多次从中斡旋,救刘琦于危难之中。刘琦因此将刘备视为唯一可以依仗的长辈,为了活命特意向刘备求助,寻求避祸之策。
正应诸葛亮所料,江东不日便撤回了柴桑,江夏口缺太守之位。刘表向刘备咨询新任江夏太守人选时,刘备以江夏乃要镇,非亲族不可守之由向刘表推荐了刘琦。
此所谓一石二鸟,即帮助刘琦成功避祸,用在江夏安下了一颗钉子,江夏南可联系江东,西可纵横荆襄,正所谓用武之地。
刘备又以新野乃边防要地为由,多次向刘表要求增派物资,刘表为了能够在晚年不做曹操的阶下囚,对于刘备的要求,刘表就一个字,“准!”。
关羽、张飞、赵云以及陈达也开始启动迅速扩军模式,招募一切可以得到的兵卒,在短短三月内就获得了两万人马,兵力足足扩充了两倍,达到了近三万人。更令人振奋的是,刘表还送予了刘备两千批战马作为抵御曹操之用。
陈达搜寻脑中仅剩的一些知识,打造了一批秘密武器,不过这批武器要想真正的发挥作用,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终于进入了南征的倒计时。于丞相府大会群臣,商议具体的进军事宜。
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请命出战,愿率领一支军队作为先锋,去试探一下刘备的虚实。
曹操对此大喜过望,大手一挥分拨给夏侯惇五万兵马,并以张郃、于禁为副将,进抵博望坡,以伺机进攻新野。
荀彧对此又提出了异议,言道:“刘备羽翼已丰,不可轻视。”
曹操不屑的问道:“何出此言?”
荀彧又道:“今刘备又新拜一军师名为诸葛亮,更兼有关羽、张飞等为爪牙,恐夏侯将军非其对手。”
夏侯惇听后哈哈大笑,道:“文若先生也太高看刘备了些,那个什么亮,我等听都没听过,想必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曹操亦是赞同地点点头,毕竟刘备始终是自己的手下败将,现在没有了徐庶,刘备怎么可能会是自己的对手。
荀彧则苦劝道:“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神出鬼没之机,刘备三顾草庐,才请得其出山相助,夏侯将军不可轻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