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唐高祖(1)
4月,世子李建成抵达东都洛阳,守军闭门不战。李建成派人前去招降,触怒了正攻打洛阳的李密,双方发生小规模冲突,然后各自退兵。
城中有很多人想做内应,李世民说:“我们才平定关中,根基未稳,即使攻占了洛阳也守不住。”于是李建成没有接受城中人的建议,引军退还。
“城中守军看到我方撤退,必来追击,我们不妨暗设伏兵以待追兵。”李世民建议。敌方果然率领一万多人前来追击,被打得大败而归,伤亡四千人。
此时的南方,宇文化及拥兵十万,占据江都,结果比炀帝还昏庸奢侈,上位没多久就绞杀了帮他篡位的功臣司马德戡。而西边的前梁朝后裔萧铣(xiǎn),趁天下大乱自称梁王,后即帝位,重振了梁朝。于是东起九江,西抵三峡,南达交趾(越南),都是他的统治范围,拥兵四十万。
618年5月,戊午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因为之前被封为唐王,建国号为“唐”。任命裴寂为右仆射,与司马刘文静一同修定法令,设置太学。任命李世民为尚书令、大将军,进封秦王。唐高祖李渊对裴寂非常优待,赏赐不可胜计,群臣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不仅每天将御膳赐他食用,上朝时还请他坐在自己旁边,回到寝宫还邀请他一同前往内室,他说的话没有不听从的。
辛未日,突厥始毕可汗派人前来恭贺,朝廷特意大摆宴席,殷勤款待。当初高祖起兵时突厥曾资助兵马,前后还赠予了许多粮饷,所以高祖很感念他们的恩义。且此时的突厥已经十分强盛,从东边的契丹、室韦族,到西边吐谷浑、高昌等国,全都臣服于它。突厥因此开始傲慢无礼,高祖总是宽容优待他们。
炀帝的噩耗传到洛阳,留守的官员推举越王杨侗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皇泰。皇泰主杨侗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容丰富沉稳庄重。宇文化及得知后,亲自前来斩草除根,整个洛阳人心惶惶。皇泰主于是赦免了李密,命他进攻宇文化及来戴罪立功,希望他们两败俱伤。
此时的李密与洛阳对阵已久,如今又得对抗东边的宇文化及,还得时刻担心从后方袭击的守军。所以他接到诏书后十分开心,立马上表请降,请求消灭宇文化及以将功赎罪。
宇文化及渡河准备围攻徐世勣,李密就带兵两万牵制住宇文化及的后方。两人隔水对骂,李密说:“你本来不过是个匈奴的奴隶,父子兄弟全受隋朝恩典,君王有错,你不能死谏反而弑君。你这样的人,天理难容,还妄想能成什么事?不如快快归顺,我还可以为你保全后代。”
宇文化及被说的默不作声,俯视良久,气得眼睛都睁大了:“我现在只要与你杀出个胜负,管你讲什么道理。”徐世勣趁机暗中挖通地道,出兵进攻,宇文化及大败。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粮草将尽,假意和他讲和。宇文化及十分高兴,不再节省军队口粮,肆意吃食,觉得反正用完了李密也会赠予他。结果李密部下有人犯罪,逃往宇文化及处,说出了李密的计划。宇文化及大怒,但粮草已尽,只得强行出兵决战。双方从辰时打到酉时(早7点到晚7点)。李密被箭射中,从马背上摔下,一时昏厥,左右护卫全跑散了,敌军迅速围了上来。眼见凶多吉少,多亏秦叔宝挺身而出,只身一人奋力保护,李密才幸免于难。之后秦叔宝收拾残军与宇文化及再战,打退了他。宇文化及向周边郡县索要粮草未果,只得撤兵。
宇文化及败退后,苏威跟随众人又投降了李密,李密对他十分礼遇。但每次拜见,苏威只字不提隋朝宗室的危难,只字不提匡扶社稷的请求,只是再三向李密行天子之礼,舞蹈而拜。当时的人都十分鄙视他,觉得孝经真是白读了。
李密获胜后,皇泰主和满朝文武都很欢喜,唯独王世充忧心忡忡:“这些目光短浅的人早晚会被李密所擒,也不想想我们之前多少次和他作战,杀死对方多少将帅士兵,那可都是人家的父兄子弟啊。一旦我们沦为李密臣属,怎能善终?”于是发动兵变,诛杀朝中李密的支持者,替换宿卫挟持了皇泰主,自己总领朝廷内外军事,聚集党羽,开始作威作福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