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隋炀帝(2)-第4/5页
高丽投降后,心满意足的炀帝到了洛阳游玩。太史令庾质进谏:近年征讨高丽,百姓已疲敝不堪。恳求陛下让天下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心耕种。三五年内,等四海安宁钱粮充实,再外出作乐吧。炀帝听了很不高兴,但庾质言辞激烈,非要炀帝采纳不可,于是将他下了大狱,最终死在了那里。
彭城(江苏)太守董纯,尽心尽力讨伐叛贼。无奈天下越来越乱,叛贼越来越多。炀帝觉得是他不尽力,命人将他抓起来杀了,于是朝野上下更加离心。
孟让和王世充对垒,笑道:世充就是个舞文弄墨的刀笔小吏,怎么能够率领军队,看我今天活捉了他!此时到处缺粮,野草和野果都没有。叛军渐渐饥饿,只得留下很少人防守,其他人到处找吃的。王世充窥探到了这个破绽,立即派军出击,杀死万余人。孟让带着几十名起兵逃走。
河北涿郡的叛军首领拥兵十万,张须陀布好阵势逼近他们。两军相持十几天,都不肯先进攻。张须陀粮食吃完了,准备退兵,对将士们说道:我们现在撤退,敌人必倾巢而出。如果能有一千人前去偷袭并占领他们的军营,就可大获全胜。只是此行十分危险,谁愿前往?骁勇的罗士信立刻举起了手,但安静的营中再没其他人回答。
我也愿往!突然,从角落处传来洪亮一声。
好,好!张须陀十分欣慰,:敢问壮士姓名!
历城——秦叔宝。
于是张须陀假装撤退,让罗世信和秦叔宝各领一千兵马埋伏在芦苇丛中。敌军果然前来追击,他俩立即率军赶往敌方营寨。发现寨门紧闭就爬墙而上,杀死数人,敌方阵营大乱。于是放火焚毁三十多处敌营,烟雾弥漫了整个天空。叛军看到后方火起十分慌乱,张须陀趁势回击,大败敌军,斩获不计其数。
秦叔宝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秦琼。后世常有关公战秦琼的说法,足见其勇猛。
615年,炀帝行幸山西太原。由于宫城地方太小,百官和士兵只好住在山谷中。看到欠缺规划的太原城,炀帝决定找个人好好治理一下。想到了之前外调回来的李渊正好赋闲,就让他当上了山西抚慰使。
8月,炀帝从太原出塞向北巡视,被突厥包围在了雁门。起初,大臣裴炬看到始毕可汗部落日益强盛,献上计策想分散弱化他们。让隋朝宗室女子嫁给了始毕可汗的弟弟,封他为南面可汗,希望借此创造出第二个突厥可汗好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还诱骗了始毕可汗最欣赏的谋士——史蜀胡悉入朝做生意,趁机杀害了他。始毕可汗知道后,怀恨在心,誓要报仇。所以趁着这次出塞,偷袭了炀帝。
隋朝君臣上下十分害怕,只得拆除民房来当防御工具。城里不到十五万人,食物只够二十天。雁门一共四十一座城池,突厥已经攻陷了三十九个,作战时弓箭都射到炀帝跟前了。炀帝日夜惊恐,抱着儿子赵王杨杲就在那哭,眼睛都肿了。
现在有很多文娱作品都在洗白隋炀帝。把他打造成一个志向远大聪慧贤明,只是过于急于求成,加上运气不好的贤君。但在真实的史书中,通过前文的描绘,相信你对他会有更准确的认知。光是吓得抱着儿子哭这一段,就足够体现他是怎样的人了吧。所以,了解真实历史十分必要。
怕死的炀帝赶忙下诏号天下军队都来救驾。
某日,当一切平淡如常。突然间,天地震动,风云变色,紫气东来。远方出现一队兵马,为首的少年将军英姿勃发,气宇轩昂。身穿黄金甲,坐骑白马,一路飞驰而来,见到炀帝下马便拜。炀帝见他年纪尚小,但眉宇间已有藏不住的英气,暗暗吃惊:你是哪位将军?
启禀陛下,我是唐公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
于是,整个历史都得为之一颤的李世民终于登上了舞台,好像冥冥中接受了安排一般前来结束乱世。
生而将帅才,英雄不世出。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纵观整个历史,这样的大才也是凤毛麟角。为将鲜有敌手,为君千古一帝。他所建立的唐朝,更是达到封建历史的巅峰,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李世民建议太守多立旗帜作为疑兵来迷惑敌人。他说:突厥敢围困天子,必定以为我们在仓促之间不能来救援。现在我们白天就多举旗帜,绵延数里,晚上就鼓噪交和。让他们以为援军已到,必然望风而逃。太守采纳了他的意见,突厥果然中计解围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