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2. 人体骨骼能参与鉴定的部位
现在我们会继续学习有关骨头的那些事儿,如果此时开直播,我一定会摆满一桌子各种形状的骨头,并摆一个警告牌:狗狗不得入内。
首先我们需要学习一下人类的骨头:大多数人的骨骼总数为206块(大多中国人和日本人由于小脚趾只有两节,骨头总数是204块),儿童的骨骼一般是217块或者218块,因为他们的骶骨和尾骨还没有连在一起,成年后才会愈合成一块骨头。人的骨骼仅占体重的18%,并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固定肌肉与骨骼的腱极为坚韧,6.45平方厘米就能承受8吨的压力。人骨骼的强度也非常大,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100千克的压力,而坚硬的花岗岩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的压力。人的腿和脚在跑步时每平方厘米要承受350千克的压力,跳高时所承受的压力是跑步的4倍。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年轻人的骨骼韧性比较大,而老年人骨骼韧性则比较脆,更容易骨折。
骨骼是死者身体最容易保存下来的(第二容易保存的部分竟然是头发),如果一副完整的人体骨架呈现在你面前,你能看出什么?高矮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是否明显的畸形和损伤也可以看出来,但其实死者的骨头虽然不是「花千骨」,也爆发不出来洪荒之力,但是依旧能透露出大量的信息。
首先,我们要判断骨架的性别,性别不知道,其他都是瞎胡闹。一般而言,男性的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骨密质较厚;而女性骨骼比较细弱,表面光滑……这好像都是废话,如果骨架属于一个劳动人民的女孩子,坚持「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理念,她的骨骼外表也不会和男性相差很大。好吧,为了更精确,还是让我们直接看骨盆!
如果是活人,你在没有结婚证或者诊断资格时要随便看他或她的骨盆部分,那肯定是容易产生纠纷的,但是看骨架的骨盆就非常必须了。男女骨盆从胚胎期就开始就有差别,在10岁之后逐渐明显。由于女性有生育功能,所以骨盆内部的尺寸要大一些,这种差异在胎儿期就可以观察到,性成熟后就更明显了。女性骨盆腔是浅而宽的圆柱形,骨盆上部的入口是横宽竖窄的椭圆形,下部的出口比较宽阔,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圆形,可以让胎儿头部通过;骶骨向后倾斜,呈等边三角形。而男性的骨盆则比较粗壮,入口呈现心形,骨盆腔高且窄,呈现漏斗形,骨盆出口狭小,附着坐骨的突起(坐骨棘)比较发达,骶骨呈等腰三角形。当然,男女骨盆还有很多其他细节上的差别。骨盆是整个骨架中最能区分出性别的部分,如果没有找到骨盆的话,颅骨、胸骨、锁骨、四肢骨甚至肩胛骨也都可以作为判定的依据,但是准确度都不如骨盆高。以准确度排行第二的颅骨为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