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3. 舍利子真的能作为证据吗?——牙齿里的信息
大约2500年前,尼泊尔著名哲学家、人文导师、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圆寂,按照印度地区的传统(估计是雨林地区过于湿热,土葬不利于环保,也容易传播细菌),对其遗体进行了火化。遗体烧完之后,弟子们从他的骨灰中捡出了尚能辨认的头顶骨、手指骨、牙齿和84000颗彩色的骨质珠子。大家兴高采烈地将这些遗骨和质地不详的珠子分了,并当做圣物,一生一世来将它供养。从此以后,很多高僧也都在火化后出现舍利子。舍利子有红、绿、黄、黑、白等多种颜色,专家们至今也很难判断这些东西是如何形成的(因为结石患者并不能烧出舍利子来)。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在营造了一个神秘的气氛之后,我们从佛牙舍利入手,来看看牙齿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又叫牙釉质,是牙齿周围的白色半透明组织,前文曾经提到过此物非常神奇,是在自然界硬度排名第二的物质,仅次于金刚石,可是它在很多地方又比金刚石强。金刚石是纯碳的晶体,也就是我们结婚的时候戒指上镶嵌的钻石,虽然硬度没得说,可是却并不耐热,在空气中烧烤会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甚至用放大镜聚光都能让它灰飞烟灭。而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主要由4%的「有机物加水」和96%的无机盐组成,这些无机盐主要是含有钙和磷的磷灰石构成,比钻石耐热得多,这么说或许不能显示它的厉害之处,其实它不仅比钻石耐热,其熔点大于1600°C(木炭的最高温度只有1200°C左右),远超于钢铁,而且在接近熔点温度的时候,它的细微结构也不会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即便埋到潮湿的土里上千年,牙齿也很难被腐蚀。
牙齿作为人体最硬的部分,虽然平时暴露在外天天可以看到,但是非常利于保存,除了化学腐蚀和强力撞击之外,生活中好像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损毁它们。既然牙齿如此「天生丽质」,它的物理特性让它成为人体中特殊的存在,那它还有更特殊的功能吗?当然,它还是人的「天然身份证」。
人身上有很多「天然身份证」,即全世界每个人有不同的标记,包括:指纹、唇纹、齿痕、虹膜、血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