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照猫画虎之仁义的“霸主”-第2/3页
齐桓公去世以后,齐国诸公子因争夺君位而爆发内乱,太子昭逃到了宋国,向宋襄公寻求帮助。宋襄公正愁没有露脸的机会,不顾宋国国力孱弱,他也学着齐桓公的样子率领本**队,同时号召各诸侯国参与。只是由于宋国太小,宋襄公本人也籍籍无名,大国根本不买他的账,只有郑、卫、曹、邾四个小国率兵而来。虽然只有几个小国参与,但首倡诸侯的宋襄公也算心满意足了,于是他率领诸国兵马一齐开赴齐国,平定了这场内乱,并拥立太子昭即位,是为齐孝公。毕竟齐桓公新丧,其威名仍在,所以宋襄公扶立太子昭即位之事在诸侯之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宋襄公本人也因此声名鹊起。
几个月后,那些几个作乱的公子仍不死心,再次起兵反叛,企图武力推翻齐孝公。这正中宋襄公的下怀,二次露脸的机会来啦。于是宋襄公再次发兵于齐,平息了叛乱,并帮助齐孝公稳定了局面,完成了齐桓公托付给自己的重任。
宋襄公扶立太子昭即位并帮助他二次平叛之举既让他有了扬名立万的机会,又彰显了他的仁义形象,可谓一举多得。宋襄公本人也渐渐觉得自己有点霸主的样子了,开始飘飘然起来。这就像一只猫来到了一面哈哈镜前,发现镜子中的自己高大威猛,丝毫不逊老虎。宋襄公此时心里肯定在想:“春秋霸主宁有种乎?”
于是,“虚胖”起来的宋襄公就想干几件老虎要干的事情。老虎可是森林之王啊,所以宋襄公也像弄个什么王当当。
哥哥见到弟弟野心膨胀,不免有些担忧,便劝告宋襄公说:“我们宋国国小民弱,如果强出头,容易招致祸端。”但此时的宋襄公俨然已经深陷霸主的春秋大梦之中不可自拔,哪里听得进哥哥的忠告。他也照猫画虎,学着齐桓公的样子通知各路诸侯,想来个“某某会盟”。
楚国此时已经由周朝初期方圆仅五十里的子爵之国发展成地阔千里、车骑万乘的强国,而且楚国国君不再尊奉周天子号令,而是兀自称王了。宋襄公时代,楚国在任国君为楚成王。当年齐桓公在位时,楚成王已经带领楚国雄霸南方了。齐桓公曾经以楚国不向天子纳贡为由率领“八国联军”陈兵楚国边境,面对当今霸主携众多小弟要群殴自己,楚成王毫不畏惧,而是沉着应对,并派大将屈完迎敌。屈完见到齐桓公,并没有逞匹夫之勇,而是晓以利害,最终说服齐桓公,不再攻打楚国,两国签订盟约,各自罢兵而还。可见,当年的楚国已经是不输强齐的大国,楚成王更称得上是一代雄主。
既然宋襄公要会盟诸侯,自然楚成王也在被通知之列。接到了会盟通知,楚成王冷笑一声,说道“这家伙真是不自量力。”所以,他准备拒绝参加此次会盟。但后来转念一想:“我得给这小子一点教训,趁机好好羞辱他一番。”
按照约定,各国国君只带随从来参加会盟即可。但楚成王根本不把所谓的约定放在眼里,暗中带了一支部队前去,并将部队埋伏在会盟地的周围。到了会盟之日,宋襄公果然因为称霸之事与楚成王产生了争执,这也早在楚成王的预料之中,只见他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大哥没有当成,反而被小弟绑了票。宋襄公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绑到了楚国,成了别人的阶下囚。
但楚成王抓宋襄公并不是要杀他,只是想给他点颜色瞧瞧,好让他知道谁是老虎,谁是猫。几个月之后,楚国便把宋襄公放了回来。
宋襄公称霸不成反被擒,一时成为诸侯之间的笑柄。受此奇耻大辱,宋襄公心里自然窝火,但宋国国力孱弱,根本不是楚国的对手,所以只能忍气吞声。但后来宋襄公听说郑国当了楚国的小弟,正在积极支持楚国争当霸主,是可忍孰不可忍,楚国我是打不过,郑国也敢欺负到我头上来?宋襄公心中的怒火终于抑制不住了。此时的郑国,早已不是郑庄公在位时的强国了,如果一对一单挑,它不是宋国的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