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甩手掌柜却称霸诸侯-第4/5页



    后来,西北方的狄人进攻中原,先攻打邢国(今河北邢台)。作为霸主,齐桓公自然不能坐视不管。管仲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就向齐桓公说:“戎狄性情残暴,贪得无厌,中原各国都是亲戚,彼此关心,一国有难,八方救援,不能袖手旁观。满足于眼前的安乐很危险,所以我们应该出兵相救。”齐桓公深以为然,就派兵帮助邢国,共御外敌。

    不久,狄人又进攻卫国,卫懿公被杀,卫国几近亡国。宋国率先出兵,救出了一部分卫国臣民,并在曹邑(今河南滑县)立卫戴公为国君。经此大劫的卫国处境十分艰难,于是齐桓公派公子无亏带500辆兵车和3000名士兵去保护卫国。他还给卫戴公送去了车马仪仗,给卫戴公的夫人送去了车乘和锦帛,又送给卫国臣民牛羊300余头。自此,齐桓公的仁德形象算是树立了起来。

    齐国国力充盈,齐桓公形象高大,但管仲觉得还少了点什么。春秋时期,诸侯做事都要讲究名正言顺,这与战国时代的尔虞我诈完全不同。管仲认为齐桓公缺少的就是名分。那么,该怎样挣得这个名分呢?于是,齐国扛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号召诸侯共同尊奉周天子。作为齐桓公的代表,管仲还亲自去洛邑朝拜周天子,以示尊崇。

    自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就像被丈夫冷落多年的怨妇,重新得到了丈夫的宠爱,激动得热泪盈眶。周天子立即表态,给予齐桓公全力支持。周天子虽然已不受诸侯待见,但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有了他的首肯,就相当于齐桓公拿到了可以生杀予夺的尚方宝剑。

    于是,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通知所有诸侯,会盟于葵丘(今河南民权)。此次会盟非同以往,因为诸侯既感佩于齐桓公的仁德,又震慑于齐国的国力,所以悉数到场,会盟场面更是盛况空前。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了会盟,并赏赐齐桓公天子车乘,以及代表权力的弓箭。葵丘会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此后,齐桓公常常以周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九合诸侯,南征北战,匡扶正义,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上文提到,齐桓公实际上是一个浪荡子弟,弓马弋猎,嗜酒如命,贪图女色,望之不似人君。他之所以能够首霸诸侯,完全仰仗管仲的治国、理政和外交才干。管仲高寿,活了78岁,从37岁拜相开始,他辅佐齐桓公度过了41个春秋。齐桓公也乐得自在,当了41年的甩手掌柜。如果管仲能够活到90岁,恐怕“春秋五霸”就要变成“春秋一霸”了。

    但人终有一死,管仲在临终之际,齐桓公前来探望,问他有没有什么遗言。管仲说:“易牙、竖刁、常之巫、启方这几个人必须赶走,否则齐国必乱。”齐桓公不解,说道:“他们个个对我忠心耿耿啊。易牙把自己的亲儿子煮了给我吃;竖刁为了能够侍奉在我身边,不惜阉割自己;常之巫擅长占卜;启方为了能在我面前效命,父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家。这样忠心事主的人,难道我还要怀疑他们吗?”但管仲答道:“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易牙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怎么会真心爱大王您呢?没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竖刁能够做出阉割自己的残忍行为,怎么会真心爱大王您呢?人生死有命,常之巫却故弄玄虚,蛊惑人心,这样的人如何值得信任?启方连父亲去世都不去奔丧,难道他会真心侍奉您吗?”

    齐桓公一向对管仲言听计从,所以在管仲死后,他尝试将上述四人赶走。四人走后,齐桓公总觉得生活无趣,吃不好,睡不香。三年之后,齐桓公终于忍不住又把四人召了回来。但正如管仲所言,这几人全是奸佞小人,专投君主所好。没有了管仲的约束,再加上佞臣乱政,齐国开始逐渐衰颓下来。

    后来,齐桓公病重,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互相攻击。卧病在床的齐桓公无人照料,竟然被活活饿死。即便是在他死了之后,也没人来看一眼,以至于他的尸体被丢在床上67天,直到尸体腐烂,大量的蛆虫爬到了门外,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