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迁台国宝落双溪,两岸三院宗一脉-第3/4页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故宫新生了,马衡与故宫留守人员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到来。2月7日,故宫博物院在解放后首次开放。为庆祝北平和平解放,故宫各门悬挂宫灯并特别半价开放三天。

    3月,故宫博物院在马衡带领下,率赵儒珍、朱家濂、朱家溍等留守人员,迎来了解放军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的接管。3月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太和殿召开全院接管大会。马衡留任院长,其余人员各安本位。1949年10月,从南京分院调运一部分南迁文物回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时,也把寄存在北京故宫的福开森原捐赠金陵大学的文物,调运已在同年4月被解放的南京。

    说到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1949年4月28日,朝天宫被入城的解放军军事管制,5月7日,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由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接管,接管的文物数量为11178箱。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南京分院朝天宫库房原属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迁文物,开始陆续起运北京,一共三次,据北京故宫官网记载:1950年,从南京分院运回1500箱;1953年,运回716箱;1958年,运回4027箱,三批合计6243箱文物。不过,北京故宫在其他的场合又提到过,共运回8000余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马衡的孙子马思猛也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大约8308箱文物返回北京故宫博物院。”

    后因某种原因,南京朝天宫库房留存北京故宫的文物,据称尚有2211箱,基本为历代官窑瓷器。

    在此期间,1954年故宫南京分院改名为南京办事处,任欧阳道达为主任。1960年,故宫博物院撤销了南京办事处。

    这样,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包含:1、南迁时未出宫的文物,2、1948年合并来的古物陈列所在京文物,3、1949年起南京朝天宫拨回的6000或8000多箱文物。一同构成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基础院藏。

    南京博物院(原中央博物院):

    1949年4月28日,南京解放后,在中山门内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被军管会接收,被接收文物4811箱以及未装箱文物12229件。曾昭燏之前接受兄长曾昭抡的建议,以及通过和郑振铎的接触,了解到对文物的态度,已决心留下来。1950年3月9日经文化部批准正式改为“国立南京博物院”,由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领导,经费由中央拨款,任务由文化部直接布置,曾昭燏出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不久任院长。

    1960年在故宫博物院南京办事处撤销的同时,江苏省文化局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办事处移交接管协议书》。

    协议规定,将现有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5名,连同朝天宫库房建筑、工作室66间,以及家具、图书等物,全部无偿划归江苏省文化局。对于这批文物,则约定:

    故宫博物院现存南京办事处库房的2211箱文物仍原箱不动存放库内,由故宫博物院编号造册点交寄存,寄存时间至迟不得超过1961年底。协议还附上了委托代管文物箱册等各种清册。之后,江苏省文化局将库房等设施分配给了南京博物院使用。

    北京故宫博物院寄存在南京博物院的2211箱文物,由于恰逢******的困难时期,故宫没有如约在1961年底前将文物运回北京。南京博物院致函故宫,双方商定,延期至1964年底,最迟不得超过1965年。后北京故宫大门关闭。运回南京留存文物之事,再也无人提起。时至今日,南京博物院仍实际保管这2211箱留存文物。

    为此,目前南京博物院所藏清宫旧藏基本构成:

    1、原北平古物陈列所南迁文物中未迁台的文物,即解放后接收的文物4811箱以及未装箱文物12229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