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钱桐诗盟书画社,日寇阅师北平城-第2/2页



    日军的入城部队,是从朝鲜调来的第20师团,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入城仪式,宣示武力,亦如庚子年之八国联军。很快,日军华北驻屯军、特务机关在天津,拉拢被国民政府边缘化的北洋政府失意政客、官员,授意王承敏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华北政府,以华治华。王承敏起初亦有兼职故宫博物院院长之意,但最终不知为何未能成真。在政客们看来,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即有学术地位又兼风雅,堪称无冕之王。而在北平中南海,日伪先是成立了北平地方维持会,当初极力反对南迁文物的周肇祥出任常务委员。周肇祥不顾名节,数典忘祖,出任伪职,算是主动附逆。但以周肇祥之性格为人,非常人常做非常事,亦不排除其或以一己之力,以做缓冲,保护文化遗产之实。盖棺犹未说实情,一生真伪谁复知。

    在北平沦陷后的7月30日,按照北平地方维持会的章程,北平各机关的局长、处长均为当然委员,文化团体代表为委员。当时留守紫禁城的古物陈列所所长钱桐、故宫博物院总务处长张庭济,自然是榜上有名。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此时均由日伪华北政权总务厅管辖。在北平沦陷之前,紫禁城内的一所一院并没有进行实质性合并,故宫博物院归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古物陈列所名义上仍归属内政部,但实际上的处境有点尴尬。故宫博物院留守处以南迁马衡院长为单一领导,北平陷落之前张庭济曾电告院长马衡,询问何去何从之计,马衡回电:“奉命维持,典守宫藏”,这等于是组织上同意张庭济在敌伪区坚持工作。钱桐盖因民国内政部和博物院双重领导,反而都管都不管,实际上不可能请示什么,而继续担任日伪政权控制下的古物陈列所所长,成了北平维持会的委员,等于被动担任了伪职。

    钱桐在北平陷落后曾在中央公园主持国画研究室义展义卖赈济难民活动,也反被日谍利用,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国画义卖体现的是中日提携之精神。还因为钱桐曾在日伪组织的万国道德总会主讲孔孟之道,亦被时人所不解,时称“附逆之文化汉奸”。使命如此不同,名节自不一样。在历史的浊浪下,人在其中受到裹挟很难自证清白,证明清白是需要有人背书的。钱桐,是时代棋盘上的弃子,结果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1938年7月,背负一年多附逆骂名的钱桐因病去世,终年65岁。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内务厅遂提名既有家世渊源、又有满腹学问的张允亮为古物陈列所负责人,任副所长。张允亮,河北丰润人,前晚清重臣张人骏之子,袁世凯的大女婿,亦是张爱玲之堂兄。张允亮本人为古籍专家,张氏一门,低调多识,知进退之理,颇有人望。至此,古物陈列所在张允亮主持、维持下,外朝无战事。

    而沦陷期间的北平故宫博物院,正如文化名人俞平伯所言:

    “文化车载去,空都骡马嘶。

    居人犹说前朝盛,过客情知此殿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