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国宝轻掷溥仪搏名 御物暗流海外滥觞-第4/4页



    山中商会在1917年购入肃亲王善耆家的一处300平米的四合院作为山中商会北京支店,大肆收购中国古董的业务,山中商会北京支店长是高田又四郎,日本店员4人,中国雇员15人。

    山中商会是20世纪初外国人开设于中国境内的最大古董买卖机构。山中商会在中国活动长达30多年。如今欧美许多之博物馆、美术馆,东方艺术珍品的中国部分,很多来自于山中商会,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即购自于山中商会。

    针对中华古物的流失,当时的民国政府就没有控制吗?回答是有的,但聊胜于无。

    民国初年,百废待兴,关于古物出关,没法可依。山中商会,运通公司的古物出口,海关无专章可循,难以禁止。遂使古物出口络绎不绝,大批金石书画,古董瑰奇纷纷沦为欧美博物馆的陈列之物或财团、私人的珍玩。

    为保存国粹,北洋政府决定对古物出口进行控制。192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宪法》(又称《双十宪法》)颁布,其中第5章第24条第13项规定,“有关文化之古籍、古物及古迹之保存”,由国家立法并执行,或令地方执行。

    但是北洋政府人员更迭频繁,始终没有可实施操作的细则。古物外流一直没能禁止。当时的中国海关,对古物进出来讲是不设防的自由贸易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