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缘聚缘散



    眼看作坊烧起来了,妫健拉着晕乎乎的非瑜赶紧往外走。萨强一个健步飞奔去找人帮忙救火。等他逐一找到举手承诺保密的几位村民,再回到作坊时,作坊的火差不多已经烧完了。

    幸好作坊里木材不多,又是在靠河滩的荒地上,没有造成大的危险。非瑜看着只剩两面的土坯墙发愣,不知道该做什么。

    妫健真是天然的乐天派,他琢磨了一会儿,说:“大家都回去吧,以后不需要做陶器了,我们有新的办法了。”

    待村民散去,只剩下三个君子玉了,妫健解释说:“这里干脆就当做非瑜试验法言的地方吧,周围隔开就好了。非瑜再试试’化土为玉‘,待成功施法了,都不需要烧制陶器了,咱们直接用瓷器。”

    非瑜有点不明白,同一句法言,前后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回头看见妫健拉着萨强在玩泥巴,试着捏出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看样子是准备提供给她做试验的。

    非瑜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前两次施法时的不同。好像第一次想的重点是,能有更多的玉就好了;第二次想的是,化玉需要温度更高的火。她又回想了两次施法时念力流动的区别。

    待回忆梳理清楚后,她拿起小伙伴捏好的一块大饼形状的泥巴,放在河滩地上。她拉着小伙伴们站到远一些的地方,对准黄泥大饼,念道:“化土为玉!”一个火球飞了出去,黄泥大饼的大部分还是黄泥,只有表面的一小点变成了青瓷。

    小伙伴们不断的提供黄泥作品,非瑜不断的尝试。她发现,当她越是平静的控制念力时,泥土越是能更多的化为青瓷,火球还小;当她躁动或急迫的时候,火球就会变大。两个小伙伴不厌其烦的捏着泥块,安静的陪着她,两人甚至开始比谁捏的泥好看。

    终于,有一个泥土杯在非瑜手中变成了青瓷杯,而且几乎没有火产生,她开心的举起给小伙伴看。

    萨强接过去,飞快的跑到河边,装了一杯水,又飞快的跑回来,说:“没有漏,挺好用的,是个不错的喝水杯。”

    妫健拿过去,摸摸外侧,又看看里面:“还挺好看的,手感细腻。是个被撞弯了腰的杯子,哈哈,你捏的形状不行啊。”

    三个人都觉得有趣又好玩,于是两个捏一个烧,搞出了一叠歪歪扭扭的碗,和一排没怎么站直的杯子。

    正兴奋呢,非瑜忽然觉得心里一空,头一痛就晕过去了。

    萨强搭了搭脉,说:“糟糕,她念力耗尽、心神空了。累的。”

    妫健:“你个庸医,咋就没提醒她施法要有度呢?”

    萨强:“你是她老师,不也没说嘛。不过,她自己不知道吗?”

    确定非瑜没有危险,两个人一边斗嘴,一边把非瑜挪回了屋里。为了以防万一,妫健守在屋门口,等非瑜醒来。

    萨强放不下刚才的劳动成果,跑回河边抱回了那一叠碗和杯子。回来后,他再次给非瑜把了把脉,觉得没问题,就是需要休息。他不耐烦坐着等,就主动帮妫健巡村去了。

    非瑜睡醒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推开屋门一看,两个小伙伴都坐在门口,见她出来了,都特别叮嘱她说,施法多少要根据念力多少量力而行,过度了会耗空心神,耗得多了对身体和修行都不利。

    非瑜点点头,表示记住了这个教得有点晚的知识点,然后急迫的表示她饿疯了,别的什么都可以放一放。

    当她从青瓷的新饭碗里抬起头来,觉得身体终于缓过来了,而且轻巧充盈,可以马上再烧一打青瓷器,或者放一串大火球烧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