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太平道-第2/4页
眼神连忙扫过张奉,何进当然晓得张奉是张让的养子,而此时杨公却当堂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故意说与张奉来听的,所以他下意识便盯着张奉的反应。
只见张奉面上闪过一丝迟疑,也仅仅只是一丝迟疑后,便迅速恢复如常。
当下何进也连忙朗声附和起来,“有杨师引导在前,我等后辈不过是沿着前人的路继续走下去而已。”
面上堆着笑容,何进面对杨赐的意有所指,却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这样囫囵和稀泥。
不过,同样时刻暗中观察张奉的杨赐当然要的不是他的回应。只眼见张奉神情既无变化,言语又并未顺遂,身为长者的杨赐,到底也没有再刻意强调,那样便多些逼迫的意思。
于是,杨赐自顾点头,看向何进回应些共勉的话,尔后宴席才开始。随后,众人觥筹交错,倒也算是宾主尽欢。酒散人歇,众人各自安息,约好明日启程回洛阳。
杨家书房内
杨彪恭敬的束手侍立在案几旁,杨赐则端着手中茶汤,轻轻吹拂,待凉了后,才缓缓喝下。喝完茶汤后,杨赐也是自觉舒爽许多。
“今日他去张然明府上,我原以为会空手而回,却不想还真让他带回了些东西。”笑着摇头,杨赐叹息,“眼下看来,张然明是一直与宦官有所牵连的。”
“应当如此!”点头回应,杨彪也官场经营多年,自然也明白表面文章的道理。“不过今夜大人与宴席上的试探,此人倒是并没有当堂反驳,由此可看出其实他也并非宦官推选出来的领袖。”
翻他一眼,杨赐无奈,“以他这般年岁,宦官领袖,你倒是敢想。我所顾虑,乃是张然明与宦官的牵扯到底有多深,倘若只是泛泛交情,此子恐怕也并没有获得何等好处。但若是有深厚友谊,甚至受人所托而来,那他交予此子的就并非简单物件,须知张然明虽说与宦官苟且,但其用兵作战方面的功勋也并不可否认。”
“大人是担心,他会将此授予张奉?”
点点头,杨赐忧心,“若是如此,那宦党之势力将再难根除,我士族想继续昌盛绵延也愈发困难。”
细细沉思,许久,杨彪才轻声道,“若想知晓张奉是否得张公传授,待回洛阳时,将他推给袁公路便可。公路此人性格孤傲,素来瞧不起出身低微的人,此二人相遇定然会发生些意想不到的争执。”
默默撇眼杨彪,杨赐没有说话,许久才点点头。虽说世家行事都讲究光明正大,但有些时候,还是可以略用些阳谋的。若杨家是只知钻研典籍的世家,倒也不会兴盛至此。
杨家这边,父子二人商议对策的时候,那边张奉也与郭大聊起了从前。
“说起来我倒是还不曾去过河东,不知北岸儿郎又是何等风采?”
“河东民风淳朴,黄土山陇间的汉子都是踏实肯干的人。只是如今世道变坏,否则谁又愿意背离家乡,来到别的地方讨生活。”
“那说说你的际遇?”
“说起来倒是很久前的事情。”说着郭大也陷入回忆,“我出身并州郭氏旁宗,到我这辈家道早已中落,家父早亡,靠着阿母将我拉扯大。但成年力壮后,我便四处游历,结交州郡好友,试图兴盛门楣,却鲜少关怀家中。
后来阿母突然病重,我急忙赶回家时,病症俨然已经难医,但我犹然变卖家中财货,替其延请医治,终究也无起色。当时我心如刀绞,恨不能尽人子孝道,便暗自立誓,若有人能让阿母多留人间些日子,我便倾尽所能报答他。”
“所以后来你遇到了张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