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张家-第2/4页
“令兄是?”
“家兄名芝,字伯英。”
草圣--张芝!
一瞬间张奉心里已经笃定,张芝这个朋友他得交。不为别的,就说似唐伯虎那样的朋友,在困难时,他几幅自觉有失水准的字画,拿出去抵抵欠债也是好的。
瞧见张奉眼中的震惊,张昶稍微有些意外,虽然张芝的草书确实为当世称赞,但也不至于引起张奉这么大的反应吧。
而且大汉朝,若说书法造诣不错的,也有不少。像张芝学习的草书便是涿郡安平人崔瑷,而崔瑗又是师法京兆杜陵人杜操的。而当时,书法造诣高的也有人,好比闻名洛中的大家蔡邕、蔡伯喈,一手飞白体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那不知伯英兄今日可在府中?若有机会实想观摩伯英兄之草书。”无法向张昶解释他的疑惑,张奉先提出见一见张伯英的请求。不过,今日首先要拜访的还是张奂。
见张昶点头,张奉也大致明白,恐怕张奂真的如郭大推测的那样患病在身。“先前从人来登门递交名刺时曾听门房说,张公近来似乎是身患病症,稍顷,我或许可为其诊疗一番。”
点点头,其实今日张家之所以愿意接待张奉,还是看在他太医令的身份上。
否则仅凭昔日一封绢帛,即使张奂愿意,张家的诸子也见得不乐意来回接待张奉的。
不多时,众人终于抵达张奂休养的地方,此处是占地硕大的一处院落,周边花草树木流水凉亭,应有尽有,相比城外郊野的庄园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张家诸子也是废了一番心思。
此刻,张奂长子张芝正领着幼弟张猛,立在门前,见张奉来,二人也连忙迎了上去问候。礼貌同二人回应,张芝身着服袍,看起来颇有仙风道骨的摸样,张猛则绑腕束脚的装扮,正是先前见到的那青年的,此时看来年岁大约也不过是和张奉相仿的。
见到他们这么慎重,张奉心里也暗自庆幸,幸亏他特意让郭大带了医箱。
从郭大手上接过医箱,在张芝进屋同张奂说了几句话后,张奉也迈步走了进去。
别院的环境自然清新,张奂的院落空间也不小,宽阔的堂室内,只有数名侍从,等张奉进来后,他们就都退了出去。只留张芝一人在旁侍候。
恭敬朝榻席上半倚半躺的在那的张奂行礼问候后,张奉才抬头仔细看他,此时这位老人面上已经开始没有什么血色,原先魁梧雄壮的身材此刻也变的瘦弱起来,只是简单同张奉说几句话后,便又多咳了几下。
瞧一眼张芝,二人连忙上前将手肘撑着侧起身子的张奂放平躺起来,将其手缓缓搭在刚取出的诊巾上,张奉上手号脉,闭眼开始静心聆听。
良久,才松指收手,叹息道,“气血衰败,年轻时亏损过多,加之军中餐食不周,脾脏受损,体壮时尚可强撑,一旦病倒便如摧枯拉朽,极难挽救。”自顾收拢诊巾,张奉有些无奈,“原先从人言张公患病,我尚且不信,如今也无话可说。张公终归行伍出身,当晓得,会有此一日。”
仰面躺在榻席上的张奂情绪并没有多少颇多,良久,才轻笑一声,“数句言语,让老夫又想起年轻时志在四方的满怀豪情。时间过的当真是极快,而今我已垂垂朽木矣。”
“听闻你在中宫将曹汉丰掀翻了?”沉默许久,张奂终于还是问出了他想问的话。
情知张奂必然会问曹节,张奉便将事情原委详细说与他听。
听罢,张奂只是安静,半晌,他才突然嗤笑,“老家伙当年叱咤风云,天下谁人不惧,不曾想到头来竟让一小辈掀翻。实在让人开怀,哈哈....咳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