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差事
飞剑之利,天下闻名,多有传说。
其中最早最出名的事迹,得追溯到四五百年前,那是个兵荒马乱,妖物横行的动荡年代。
当时,泯江流域发生洪涝,有恶妖螭龙现世,四处作恶,民不聊生,尸骸遍野,百姓为躲避恶妖,不得不离开祖辈传下来的田屋,聚到城池内寻求庇护。
恶妖猖獗,无数炼气士奔赴泯江流域,想杀掉这头恶妖,为民除害。
可螭龙鳞皮坚韧,刀剑难伤,且十分狡诈,若遇威胁,立刻遁入江中,等到对手失去警惕,才钻出江面,伺机袭杀。炼气士们头疼不已,耗了许久,折损不少人手,只能无奈离去。
但有一位炼气士不肯罢休。
他叫南淮生,祖辈是渔民,有感父老乡亲之苦,心存大志,立志杀掉螭龙,于是寻遍千山拜访隐士,耗费九年,最终炼出一头铜牛,一只葫芦,一柄小剑。
来到恶妖现身地,南淮生先用铜牛之力,拉石筑坝;再用葫芦之妙,抽干江水,逼螭龙现身;最后掷出小剑,以小剑之利,一剑贯入螭龙左目。
螭龙受了重创,狂扭身躯,尾巴卷起南淮生,将他带入狂涌的泯江之中。
一妖一人,就此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
事后,百姓有感南淮生之恩,在泯江沿岸立下无数座长生牌位,将他当做神明供奉,祈求他安然无恙,大福大寿。
炼气士之间,从此掀起三股炼器热潮,慢慢衍化为三种体系,一为“傀儡”,二为“宝器”,三为“飞剑”。
其中,傀儡炼制不易,极为消耗材料,门徒慢慢稀缺,逐渐消失在众人视野,偶有现世江湖,也没什么人当回事。
宝器恰恰相反,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品阶划分杂乱无章,随处都能见,光是去一趟坊市,就能遇见好几家铺子,自称收藏着宝器。
飞剑不算罕见,但锻造之法难觅,仅掌握在少数几处炼气山门的手中,秘而不宣,常有江湖炼气士带着材料拜访山门,为的就是求一柄飞剑。
左述将飞剑放在手中把玩。
飞剑长二寸九,色泽晦暗,锋芒内敛,看起不足巴掌长。
模样小巧,却精致无比,剑身雕刻着“栗枣”二字,入手冰凉,非金非木,不知是什么材料锻造的。
“栗枣?栗枣?难不成锻造之人,是个爱吃粽子的?怪不得说仙人藏剑于舌下,吐剑伤人,若再短小精干一些,嘴里含了个三四片倒也不成问题。”
左述来回把玩,爱不释手,“好剑,好剑......都说神物自晦,这玩意晦成这样,怕是锐利无比。”
两指掐住细细剑身,抬手劈向桌角,没想到嗡地一声脆响,桌子安然无恙,留下道白印,反而是小剑震颤个不停。
“咦?”左述一愣,马上回过神来,“是了,是了,这玩意怕是得滴血认主,灌注内力。”
说着就伸出手指,去剑锋上剐蹭,没想到剑锋圆润无比,刮了半天连一点伤口都没有。
左述只好拔出腰刀,在指腹轻轻划了一下,挤出几滴血,滴在飞剑剑身。
栗枣剑毫无反应。
静等了一会儿,他定定看着那枚血滴,感觉血滴似乎缩小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屋内烛光太暗,还是他等太久了,产生了错觉。
左述想了想,掐剑悬于双指缝里,一点一点调动内息,慢慢注入飞剑。
栗枣剑突然来了反应,如一头饥饿的凶兽,疯狂吞噬内息,左述吓了一跳,连忙调动穴窍内内息,不断涌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