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木剑
汝恭王有三柄剑。
第一柄名为“望岳”,精奇挺异,长三尺九寸,上刻二十八星宿,背面有纹,记载着山川日月。
第二柄名为“斩蛇”,以祁铁越碳所炼,长五尺,重剑无锋,曾斩过九丈蛇妖,剑身坑坑洼洼,不知道锻造留下的,还是斩蛇后留下的。
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第三柄。
第三柄名为“蛰安”,是枚飞剑,长不过三寸,桃木为身,草丝缠柄,无锋无芒,乃是他的江湖友人容九萧所赠。
他是个王爷,年轻时随先帝南征北战,平定梁国,战功赫赫,老来落得一身伤病,每逢下雨天就腿疼,站也站不稳,只有看到这三柄剑,疼痛才会缓解。
交出兵权后,汝恭王不再过问庙堂之事,变得好客,爱招待些江湖侠客,尤其是使剑的,每有宾客探访,便带他们欣赏这三柄剑,细数剑身上的故事。
故事是用来交换的,而江湖侠客总有故事,汝恭王喜欢听这些,会命下人奉上最好的茶水,来招待每一个讲述故事的人。
他最喜欢听快意恩仇的故事,尤其是那种蒙受屈辱,最好是不白之冤,然后潜心练武,最后报仇雪恨。
他见不得苦难,对身处困境之人从不吝啬,能帮则帮,缺钱送钱,缺衣赠衣,甚至收养了不少无家可归的孤儿。
一句话,不管求助的是男人、女人,还是小孩,只要故事是真的,绝对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人挑不出毛病。
多年下来,汝恭王仗义疏财,竟有了些豪侠之名,时人赞叹他的为人,称呼为“侠王”。
在他的诸多客人之中,地位最尊贵的,自然要属当今皇帝。
皇帝曾亲临他的王府,欣赏他的三柄剑。
皇帝略过前两把剑,在第三把剑前停留,突然捏剑在手,来回挥舞了几下,笑道:“好一个蛰安,朕见过不少飞剑,还是头一次见到木造的飞剑,这木身草柄,还能伤人否?”
汝恭王跪在地上,以额头贴地,“陛下说笑了,既是木剑,怎会伤人?这木剑放的时间久了,虫蛀蚁啃,怕是一捏就会碎。”
皇帝大笑离去,再也没来过汝恭王府,赏赐却比以往更多。
汝恭王名气更甚,因为这件事,他又得了一个绰号——木剑王爷。
相比于“侠王”,汝恭王更喜欢这个名号,常挂在嘴边,逢人就提上一嘴。
“我那木剑,可是皇帝看过的,皇帝亲口说的,木剑虽不伤人,却是一柄好剑,你能比皇帝说的更对?”
听者往往不语,但也有例外。
这是个明媚的下午,王府上张灯结彩,庆贺汝恭王的六十大寿。
来道贺的宾客不少,高朋满座,俱是燕京有名有姓的达官显贵,宴席更是奢靡铺张,端菜送酒的下人累的气喘吁吁,跑断了三条腿。
酒至三巡,汝恭王兴致不减,与往常一样带着宾客们赏剑,不知是谁先开的口,提起了皇帝说过的话。
宾客们早已听过这件事,但仍露出第一次听说的神情,变着法子夸赞,赞美皇帝的眼光,称赞王爷的收藏。
直到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插进来:
“以我看,剑乃杀人之器,能否伤人,全看执剑者是谁。这柄飞剑,虽是木造,若在书生手里,自然无用;可若在将军手里,定能杀人!”
宾客惊讶,让开一条道来,说话的是个下人,吊儿郎当地站在人群后,眉毛却是锐利,比剑更像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