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日之计在于晨和昏



    先帝在世时,王爷的逍遥之名就犹然在外,身上虽一直兼着鸿胪寺少卿的虚职,却很少参与外交的实事。只是在偶尔接待外朝使者时露露面,以示四海对使者的尊重。

    更多的时候,是找些投缘的不得志的酸腐文人在府上喝酒吟诗、写字作画,再传来京中花名在外的姑娘们伺候作伴,自是一派风流,红袖添香。一天中宝贵的晨光和夜晚挤出来,却是用来辛苦练武的,雷打不动。

    即便府中多了个寄养的婴孩,糊弄外人的把戏少了许多,但晨起练武、夜晚主仆互殴的习惯不曾改变。

    说来也奇怪,婴儿的作息并不规律,饿了吃,困了睡,完全取决婴儿本身的生理需求。

    想他们府上那般玲珑剔透的小世子,刚出生的头两年也熬人得很,闹觉、尿床是常有的事,大约三四岁以后才渐渐懂事。

    可他们府里寄养的这丫头怪得很,好像小小年纪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作息规律。早上和晚上跟着合宫上下精神抖擞,每次被奶妈抱出来,小小的身子都会直起来在旁观看,两只小圆眼睛滴溜溜跟着来回的比划转,表现出对练武的极大热情。

    不仅出恭会喊人,也很少哭闹,更关键的是,她的生活作息竟能自我调节到与府中众人一致,少去看护她的仆人许多的麻烦。

    就连王爷都越发肯定,此子与众不同,对她宠爱有加。京中许多卖幼儿玩具和糕点吃食的商贩、店老板,大概都知道这位逍遥王爷收养了一个小女娃娃,并且对她格外疼爱。

    ……

    再微小的风吹草动,也逃不过天机局的耳目,自然,逍遥王府上平白多出个女丁,很快传到了四海国皇帝陛下的耳朵边。

    今日秋高气爽,趁着白马寺秋祭斋戒的日子,韶山不对香客开放,四海国的皇帝陛下微服私访,带着自己最信任的臣子爬韶山,爬了大半天才爬到最高处的山顶,在山顶的石亭子歇下。

    陪侍的太监准备了酒水糕点,天机局首尊夏峰便趁着与陛下同座共饮,玩笑着将逍遥王宠爱幼婴的事说与陛下听。

    陛下一阵意外:“朕这十二弟可是最烦伺弄孩子,当初小世子降生可没少听他抱怨嫌弃,不然也不会将那么小的小世子急急送出京修行,如今怎会突然转了心肠?”

    夏峰便将局中各处汇总的消息,捡了最要紧的同陛下讲:“据说此子非凡,王爷很是看重,连练武都不避讳。”

    说起“非凡”二字,皇帝陛下的脸色明显一滞,他放下筷子,问夏峰:“那婴孩当真非凡?与朕的圣孙,比之如何?”

    陛下口中的圣孙,是二皇子嫡出,他三岁能颂,四岁能诗,由皇帝陛下在宫中亲自教养,是皇帝陛下最看重的孙儿。

    三皇子早早就封地封王,离开京城,二皇子这么多年还能安然在京中与太子争锋,全赖二皇子妃会生,生出这样讨皇帝陛下喜欢的圣孙。

    恐怕在四海国内,无论谁提起圣孙,都不敢胡言乱语,何况在皇帝陛下跟前。

    夏峰摇头,没回答这个问题,只道:“圣孙乃龙孙,怎可与一娼妓贱妇的孩子相提并论。云泥之别,此乃天定。”

    说到这,皇帝陛下一扫面上阴郁,高笑出声。一来臣子拍马屁的话拍得恰到好处,二来听说自己的十二弟终究与娼妓混到了一处,坠了半辈子清风高雅的名声,到底开心得很。

    “堂堂王爷,竟与京城第一花姑娘生有了孩子,还将孩子光明正大地养在府内,若是先帝还在,恐怕听到这样的事情也会惊掉下巴吧。这样,朕帮帮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就着礼部尚书亲自去给孩子办庚册,交与宗人府登记入户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