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西进,路遇彭越



    前面提到楚怀王熊心在项梁死后,暂时掌握了最高权利。他派两支队伍伐秦,一路由上将军宋义率领北伐,另一路由刘邦率领西征,并与他们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北伐的故事已经讲过,今天则要说说刘邦率军西征的故事。

    楚怀王为了分化项氏集团的实力,封刘邦为武安侯,这个封号可比他那个沛公强多了,沛公是刘邦自封的,没有什么含金量,而武安侯呢,是楚国君主赐与的,是很有号召力的。至少能哄骗一些无知群众。

    话说刘邦告别熊心就带着他的队伍向秦帝国的首都咸阳进发了,他规划的路线是这样的顺着黄河的南岸顺流攻击前进。在进军的路上,刘邦大大小小打了几次胜仗,人员和粮草都得到了补充。

    公元前206年的三四月份,刘邦打到了山东昌邑县(今天山东昌邑),在这个地方他遇到了一个重要人物——彭越。此人将来可是刘邦统一天下的重要帮手,所以得好好介绍一番。

    彭越字仲,他呢是昌邑本地人,早些年以打鱼为生,日子过的还算说的过去,后来,秦国统一了天下,到处横征暴敛。这种情况也使得他这个渔夫职业寿终正寝,无奈之下,他改了行,做起了无本买卖,彭越带着一帮失业的同行跑进深山老林落了草,这一干就是很多年。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彭越的手下劝他也揭竿而起,但是彭越没有同意,他认为当今天下局势还不是很明朗,看看再说。第二年,眼看着全国各地的反秦之势越演越烈,昌邑境内的各路落草好汉也安耐不住,也想在乱局之中分的一杯羹。但俗话说的好,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些人要想举事必须得选个领头的,扒扒当地的各色人物,能入得了众人法眼的也就是彭越了,彭越听说众人要推举他当这个头,最初是不愿意的,奈何这些强盗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相请,彭越一激动就答应了下来。

    在彭越的聚义厅里,看着喜形于色的众人,彭越开口说:“诸位,我彭越老了,本不应该答应挑这个头,但你们三番相请,我要再推辞,就有点不识抬举了,今天我既然决定领这个头起义,就得有起义的样子,赏罚一定的严明,刚才我找算卦的算过,明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明天就在这里正式开坛举义,你们回去收拾利落,到时候各位务必准时参加,如果谁误了时辰,我就要行军法斩首,我有言在先,到时别怪我不讲情面。”彭越把最后这句话,在众人离开时强调了三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古已有之。

    古代没有钟表,手表之类的东西,普通的人家都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根本没有只有准确的时间观念,更何况一群草寇呢。果不其然,第二天规定的时辰到了,大部分人已经按时来到了指定地点,但是仍有十几个人没有迟到了。尤其是最后来的那位,晌午才摇摇晃晃的赶到。

    彭越一直默不作声的看着众人,等到全部到齐了,这才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对大伙抱拳施礼,说道:“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起义了,就得建立一直正规军,正规军什么样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条是咱们都明白的,那就是军令如山。昨日,我在这里已经说了今天谁误了时辰,就行军法,不知道各位是否听清楚了。”下面那十几个迟到的人听了彭越的话,一个个目瞪口呆,本来想着是一句玩笑话,怎么还当真了。都立刻跪在地上如磕头捣蒜般的求饶。

    彭越目光犀利的扫视了一下跪在地上的人,接着说:“当然了,我也不能把你们迟到了全部杀了,但军法还得执行,那就把最后那位斩首示众吧,希望大家以后引以为戒。”说完就命令身边的卫士准备行刑。

    大伙以为彭越也就摆摆样子,刷刷威风,人们一求情,彭越有了台阶下,这事就算过去了。于是都纷纷舔着脸给那最后来的人说好话。可彭越理都不理这些人,大步流星冲到那个人身边,持刀猛刺,当场结果了他。在众人惊惧的目光下,彭越设坛祭拜,完成了起义仪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