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张玉山(求各位读者老爷点个追读)-第4/5页



    所以文官集团后来又规定一天只给过境的客军提供两顿饭食。

    如果只是这样那还是可以忍受的,可是大明的文官集团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漏洞。

    那就是如果军队行军的过快,一天能经过两个县甚至三个县,那么士兵们就能吃到四顿甚至六顿饭了。

    这岂不是被那帮丘八白白占了便宜!

    所以大明的文官集团就又追加了这样一条规定:

    当天到达的军队不给饭吃,只有在本地停留了一天以后才能让士兵们吃饭。

    这样就彻底堵死了军人“多吃多占”的最后一条路。

    所以,即使是在勤王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大明军队在调动时也会走一天,停一天,以便保证士兵每两天能有一天吃上饱饭。

    可眼看部队就要抵达北直隶时,靠近战区的几个州县都不肯让部队多停留,纷纷催促着他们快点去战场。

    于是,从甘肃出发靠两条脚底板前往北直隶的士兵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连续三天换防了三个地方。

    一粒粮食都没领到。

    大明的兵也是人,不是畜生,他们只想在上战场临死前吃口饱饭而已。

    然而这点要求大明都不能满足他们。

    于是,甘肃镇发生了兵变,底层士兵哗变杀死主官,抢夺粮饷,返回了家乡。

    然后却在中途遭到镇压,被打败后一部分继续勤王,一部分回乡戍边。

    张玉山的骑兵队就这样凉了,同时凉掉的还有那颗心。

    他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他身为大明的军队,却不能在大明的地界上吃饭!

    于是,带着剩余的手下,张玉山加入了农民军,开始造反之路。

    其中,和他一起参加农民军的还有一个把总,此人在历史上小有些名气。

    过了十几年后正是此人灭了大明。

    后来,随着农民军一路败退,心冷的张玉山便带着还活着的人一起南下。

    等走到江西,马死的差不多了,人也越走越少。

    张玉山最后将他们这些人身上剩下的粮食一分,就在江西各奔东西了。

    最后,就在张玉山走投无路,马上就要在龙泉县外的破庙里行将饿死时,遇见了当时在外地做生意被官府勒索,回乡又遭遇土匪抢劫,浑身上下就剩下一块饼子的王霸强。

    他从怀里摸出了最后一块饼子,递给了他。

    两人就此相识,互相告知姓名后,张玉山说出了自己的身份现在还是反贼。

    王霸强说自己不在意,说道:“既然兄弟在江西遇到了我,就说明你命不该绝,倒不如就此在江西好好过日子。”

    张玉山啃着饼子,答应了。

    一个月后,王霸强为张玉山在龙泉寻了个押镖的差事,两人渐渐结交为知己。

    并互相结拜为兄弟。

    直到去年,王霸沟被陈书户逼着出徭役出钱修水渠。

    这水渠最终修到了陈书户等一干大户老爷的家里,去年他们的粮食大丰收。

    而龙泉县内,饿殍遍地。

    王霸强能力有限,尽管努力开仓放粮,可也只能救得了周围的十里八乡。

    别的地方,他无能为力。

    那天夜里,兄弟二人相聚。

    王霸强说他想造反,张玉山说他也想造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