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张玉山(求各位读者老爷点个追读)-第3/5页
不说是猛男齐聚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是虫豸遍地。
多少有点罄竹难书了。
白天两百号人偷袭小一千人的营地那就是自寻死路。
晚上,一帮害了雀蒙眼的流民和土匪怎么干得出甘宁百骑劫曹营的大事?
这个阵容,还大多因为营养不良有夜盲症,就算治好了他们的夜盲症,想要他们去和上千乡勇碰一碰。
多少有点自取灭亡了。
张玉山又补充道:
“世侄,要说起能晚上行动的精锐,俺自个算一个,然后那位不缺肉食的胡一刀算一个,那个马大奎也算一个,不过他不一定能陪咱们一起玩命。
从甘肃一直追随俺来的骑卒里也有几个,还有马大奎手下几个惯于冲杀的悍匪也算,加起来一共也才二十个不到。
剩下来的,多是些成天在田里刨食的苦哈哈,光是害着“雀蒙眼”(夜盲症)的就有一大堆,剩下小部分晚上不瞎的也难以担此重任。
就算全披甲,去冲杀近千人的寨子,我看也难,甲士再无敌,也得经过训练才行,我没把握带一堆累赘去夜袭,也反对夜袭。”
王浩没有因为张玉山的反对而恼怒,因为他知道对方绝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
因为王浩知道他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张玉山原本是九边军镇甘肃镇的军户。
(甘肃在明朝是一个军镇而不是省)
而且不仅仅是自己那便宜老爹的结拜兄弟,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骑兵白人将。
而他为什么会来江西,这要这从崇祯二年鞑子破关讲起……
崇祯二年鞑子破关,崇祯急召各地军队勤王。
张玉山当时是骑兵百人将,就这么随着部队整装待发前往京师救驾。
然而沿途的行军却是磕磕绊绊的。
他带领的这支百人骑兵队跟随着大部队前往京师勤王,由于没领到开拔费,又被长官催促着急行军,战马累死了许多,士兵也大多士气低落。
部队从军镇出发所能携带的粮草本来就不多,所以一路补给非常依赖于各地州县。
但是大明的驻军补给非常的奇葩,朝廷要求外地军队来到本地的第一天不能领取粮草,第二天之后才能领取。
这个原因要从明堡宗朱祁镇说起。
自打堡宗把京师三大营几十万精锐和一干武勋一波送掉后,大明武官的地位就大大下降了。
文官集团取得了凌驾于武将之上的地位后就觉得一定要加强对军队调动的控制。
而明朝落后的卫所制度导致各个武将自身的后勤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文官认为,只要能控制住沿途的粮草补给,那么就能强化对武将地控制。
所以大明的地方官们一般不肯直接把粮食交付给带队的武将,而是由他们做好食物,然后派遣地方军户衙役按人口供给。
文官们声称这样做武将就没有什么办法贪污粮草了。
确实,这样武将的确没法贪污粮食了,因为全特么被文官给贪走了。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但随后大明文官们又考虑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有没有必要给行军的军队吃得太饱呢?
文官集团普遍认为如果士兵吃得过饱,就很容易造成行动不便,这对于行军显然是不太有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