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丹青叹颜却须眉



    从诺寒那得到了主意,租下一间现成房子。说来奇怪,那叫玉聆弦的老板引荐到那个周侃儿身边。那白面书生只是看了自己一眼,便允自己在那个什么留墨阁做事。这其中的关节到底是那个叫玉聆弦的姑娘还是诺寒,沈星无从得知。

    “哎呀....这经年累月的,没正经睡过床咯。”沈星瘫在床上,摆出一个大字形极力拉伸。累月旅途的劳顿这一瞬烟消云散。

    “哈...后生可畏。”沈星喃喃自语这四字,目光慢慢游离于漆黑的房梁上。

    “龙虎武当今年出世代表有些玄奇。我打听到了,这二位一位人称‘小天师’,叫张卧玄。听闻不修龙虎道术,自创一套法门。只是最简单不过的周天运转,却暗暗演化天地变化。称‘大周天’。出世以来单修武道与大周天,却已是道门翘楚。隐隐有引大道之理的说法。面相却是来熟,被说是这一代最不像道门的道士。我想你会喜欢那家伙的,虽然是道士,但很有人情味。另一位武当代表是李金陈。这家伙什么路数我还不知道,只清楚他修得了一身纯正的山上太极功夫。与现世钰山太极大宗师张鼎仪谁更厉害也不好说。”沈星挠挠头:“当年有人说张鼎仪便曾上武当山拜师学艺。道术丹药皆是废物,独有太极功夫学到了炉火纯青,也算是真正的武痴了。”

    诺寒微张着嘴,其实这江湖上那些道士的事儿他没什么兴趣多听。佛道两门本都为山中坐享香火之人。只是再怎么说,听闻乱世和尚闭山门,老君背剑救苍生这类事多了。比起那些肥头大耳的秃驴和尚来说,诺寒对于这些慈祥和睦的老道还是愿意亲近的多。

    “接下来这些你肯定感兴趣。朝廷一十二万禁军都统,是个和咱们年纪差不多大的人。二十的年纪,姓魏,据说如今圣上还特许他持有自己的私人军队,整整八千人马!而且别看现在是禁军都统,未来可能隐隐还要再升迁为大将军,顶替楚銮雄。哎呀,年轻才俊,啧啧。”

    “现在边防仍然不太平,国家刚刚平定,十三关一战虽然把那些蛮子打疼了。但难保不会有什么残党余羽。只希望这魏大将军能担得起这么重的国运和责任。”诺寒轻轻啜饮一口茶水,眼神流露丝丝担忧。笑话,大将军一职虽说先前被兵家主帅总是压住一头,但毕竟担任整个国家的军务,没些铁腕怎可服众?听到那与自己一般年纪的少年将军,便是再怎么人中龙凤,坐稳大将军一职恐怕还是为时尚早。

    “咱们平头百姓,操这个心干什么。”沈星抓过诺寒桌前一坛酒,自顾自倒满:“就说百家,兵家说白了不也是一群军伍,凭一腔热血为国效力。看看,到头来呢?冢中枯骨。唉,摸着良心说,我是敬重这些人,可是未免太不圆滑。莫说朝堂之上的看法,江湖间都有兵家主帅压住朝廷大将军一头的说法。仁人志士当然上下欣赏,但动了人家头上的土,肯定是要人不高兴的。炎汉王朝是才刚刚兴起,需要这些朝廷之外的力量来镇守山河。可是未来哪天朝廷兴盛了呢?谁能保证御座之上的心思不会变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从古至今都是这个理。”说罢舒展着身子,一碗酒早下了肚,躺在椅子上。

    出奇的是,诺寒这次没有接话,那平静如水的眸子闪过一丝悲伤。推杯换盏间咽下残酒。

    “说点别的。”诺寒拿过一坛江南松雪:“少喝将虎胆,伤身子。”沈星坐起身,看看诺寒。

    今天怪了,这家伙不是最爱喝将虎胆吗?

    青翊台。

    颐安镇子其实有不少戏迷,百味楼那般从清晨满座至三更的盛况,在青翊台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青翊台的几个名角儿,掰着手指头数数:一伸就是魏月半,京剧名师,不需多言。往上年纪大些的老师傅没有,同一辈分的才俊不少:昆曲的李青衿,越剧的顾饶心,秋居暝,秦腔的白尘关。个个是一行一戏的好手,只是可惜颐安独好一口京剧,才一致推举魏月半做那青翊台的戏曲榜首。其实若论各自本事,却是铜锅涮铁帚——家家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