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猛龙过江(下)-第3/4页



    “先冷静下昂,我这衣服就这一身,还是老师傅们送我的。”诺寒挣脱沈星有力的双手,小心抚平长衫上的褶皱。“他乡遇故知,这心情你懂不懂?”这话不假,累月长途之中沈星头一回遇到津门的老乡,竟还是与自己同冠津门第一的诺寒。“嘿,那近年您可过得好?我刚看你一人一马车自个儿溜着,还以为你做车夫去了呢。”沈星一抬臂膊,指起诺寒:“唉唉?什么话什么话这是?我这是走镖来,这一趟是去江南一带接个大小姐。”“哟,大小姐!那报酬如何?要是你好好表现,指不定还能捞个金龟婿做做?”诺寒挑起眉毛,目光一下子变得狡黠。走镖赚的都不少,本事越高越难请得动,关于沈星镖走的稳不稳诺寒不知道,但当年武道津门第一是沈星一场擂一场擂硬生生打出来的。往往茶馆里提到津门武师,绕不开就是沈星这个传奇:七十二战全胜登顶,创下天津武行最高连胜记录,当年传开说是沈星哪怕在钰山也是同样无敌手,可惜了沈星倒没真的去钰山一趟,这孰强孰弱便成了悬念。天津百姓可都等着。

    沈星倒也不是不愿意去,只是打擂在津门可拿不了几个子,主要图名声。而津门最不缺各行各业的能人,纵使打出名堂,该寻个安生工作还是该有的,毕竟名头不能当饭吃嘛。好在走龙镖局待遇可不差,后来津门人看见了沈星走镖出门,便说是被那老大刘楚龙看中,进了这一座金屋。其实是先入走龙镖局再趁闲暇打擂,世人往往如此添油加醋,不外乎津门。而关于沈星和钰山几位大宗师的辩论也从未停息:那太极张鼎仪,八极李烈林,咏春叶行,形意刘云鹏,通背祁连川,醉拳画堂春。六位大宗师各代表一个拳种,在钰山就相当于这一拳种登峰造极之人。多少习武人挤破了头想被大宗师挑中收做徒弟,开玩笑!这儿可是人间武道的巅峰!哪怕放个屁都说不定要周天运转一遍,放的比一般人还要响。

    “得了吧。唉?我刚被一伙计问蒙了,说这儿外来人都个顶个厉害,你在这寻着了茶馆儿了?”沈星并不怀疑诺寒本事,好歹是津门第一,连这儿一个小镇打出名堂都做不到的话,还是趁早还了这名号吧。“不光我呐,跟我妹妹和一朋友,家妹被衙门那边人说是做了捕头,我那朋友现在天天卖书帖儿,供不应求。所以一下子给这本地人们整懵了吧。”“嚯!可惜了我安家在津门走龙镖局了,不然来这儿安顿下来也好,风景不错,南北景色都有。”沈星轻叹气,耸肩无奈。另一方面倒是没听说过诺寒还有个妹妹。如今世道做到捕头可不同前朝,炎汉皇帝整改后,对捕人的要求极为严格,俸禄待遇也高,早不是以前的贱命活了。捕快真正的成了体面活计,同样一改传统,放开了捕人后代不能读书做官的前朝旧制。

    “这快过年了,还走镖呐。”“这一趟老大安排的嘛,说那大小姐可给了不少银子,害,跑完这一趟我可得歇一歇。”“要不在这过了年再走?”沈星瞟了几眼路人,看看诺寒似笑非笑的表情,一下子明白了这家伙在想什么。

    “好吧,过完年就走。不过我这些年在津门走镖,那些老师傅...”诺寒打出手势比停,伸着大拇指和食指搓动两下。沈星嘴角扯开,忍不住捧腹:“没必要到这个地步吧,逗你玩的。走,咱们吃酒去,你认识这儿哪家物美价廉的酒馆吗?”“我是怕你走镖的康庄日子过惯了,开口闭口没些钱办不妥咯。嘿嘿,你也知道的,我还是放心不下老头子们。当年共称天津四铁嘴,我不过是个年幼懵懂的孩童,说要学说书,便真的带上我了。现在老爷子们腿脚不麻利了,以后我还得多回天津看看他们呐。”诺寒眼神温和,湛蓝色双眼不见多情,只流一丝一缕便见至极。

    百味楼。

    酒过三巡,沈星谈起走龙镖局和天津的那些个老师傅。听到老师傅们“功成身退”颐养天年,诺寒才放了心。却是没想到尽管老来五六十岁,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不管,竟还好一口登台评书。从前学艺,诺寒就背地里称四位铁嘴是“坐堂木”。放在台子上的惊堂木——下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