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度田(科普章)
提到压制豪强,便不得不提光武度田。
即光武帝刘秀建国初期实行的一系列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政治运动。
但就目前的主流史学观点来看,多数学者都认为光武度田是失败的,刘秀最终不得不与豪强妥协。
这种明显偏颇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
历史学的学术泰斗们研究历史,主观情绪多过了客观事实。
而这些学术泰斗又是桃李满天下,你攻击他们的学说,对他们的弟子而言,无疑是在攻击他们的老师。
房间内看不见的大象由此产生。
郭在《中国史稿》中说:
“他(刘秀)的所谓以“柔道,治天下”,无非是要充分满足地主阶级民贪欲,使封建国家成为地主阶级得心应手的工具。”
范在《中国通史》中说:
刘秀的“柔道治国”是“对农民阶级的背叛”,是“向豪强势力完全屈服”,是向“地主阶级投降”。
这其中颇多情绪化用词,甚至在叙事开始便将刘秀看作是被批判的对象。
有句俗话:拿着榔头看谁都像钉子。
先定凶手再找证据,这样的话,什么证据找不到呢?
光武帝在公元25年称帝,至建武十二年(36年)统一全国。
就在三年后的建武十五年,光武帝开始全国范围的度田。
度田开始并不顺利,地方上的刺史、太守们也阳奉阴违。
他们优待地方豪强,专门去度百姓的田,过分的甚至将百姓的房子也算在田地之内。
而就在这时,一件乌龙发生了。
陈留郡上书给中央的案牍上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刘秀不解。
大概率是装作不解。
才十二岁的汉明帝刘庄说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说白了就是:南阳郡是刘秀老家,刘秀一堆亲戚住在那里,怎么查?河南尹是刘秀的龙兴之地,大量功臣住在这里,又该怎么查?
刘秀大怒,派谒者去调查刺史、太守们的失职。
刘秀首先拿大司徒欧阳歙开刀。
欧阳歙的身份并不简单。
第一,他位列三公,妥妥的上两千石。
第二,他身份不简单。他家传《伏生尚书》,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八代,且都是博士。可想而知他的门人弟子有多少。刘秀拿他开刀后,为他求情的太学生有上千人,平原人礼震甚至要替欧阳歙受死。刘秀不许,欧阳歙当年死于狱中。
第三,欧阳歙是家传博士,而刘秀是太学生。很难说刘秀年少时没见过,乃至向欧阳歙求学过。哪怕现代,都有所谓的校友会的说法,何况是古代呢?
第四,欧阳歙也算刘秀的开国功臣,他是在刘秀平定河北后,在原武县提拔为河南都尉,行太守事的。之后刘秀称帝,又以欧阳歙为河南尹。再之后历任扬州牧,汝南太守,封为夜侯。
欧阳歙的死令天下震动,这并不是此事终结。
第二年三月,河南尹张伋以及十多名郡守都因为度田不实而下狱死。
河南尹为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秩两千石。
东汉开国初有一百零五个郡,刘秀一个就杀了十分之一的地方行政长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