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军议,秋风之后



    这具身体还太过幼小,诸葛瞻痛哭一阵后便感到疲累,趴在蒋琬的腿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蒋琬轻轻拍着诸葛瞻的背部示意着安抚,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觉得这般小小的挫折更加磨砺心性。

    想当初,自己也有疏狂的时,差点就被先主给斩了。

    蒋琬回府,不久费祎也匆匆赶来。

    “公琰,何不废杨仪?”费祎直截了当的问道。

    蒋琬摇了摇头,看向费祎:

    “文伟,静心。”

    “汉清,送瞻儿去厢房休息。”

    汉清即蒋斌,蒋琬长子,时年二十三,官至五官中郎,秩六百石,宿卫宫殿。

    蒋斌向费祎行了一礼,从蒋琬手中接过诸葛瞻,向厢房走去。

    蒋琬沏了一杯茶,递给费祎,看着蒋斌的背影消失不见,他这才开口道:

    “文伟,你知我心。”

    “杨仪猥狭,不能容人,喜怒形于色。想要将其废黜,易如覆手。”

    “但北伐大军南归,丞相新丧,杨仪作为主帅,将北伐大军带回,他是有功之人。此刻罢黜,士人作何感受?有功却罚?”

    “诚然,杨仪是有过错,但文伟难道指望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谅解我们吗?”

    “此时处罚杨仪,势必会令人将他与北伐大军联系起来。我们也不知杨仪是否在军中有党羽,反正以杨仪那急躁狭隘的性格,他会不犯错?”

    “文伟,接下来要靠你了。”

    费祎长呼一口气,点头,行了个揖礼:

    “多谢公琰开导,只是瞻儿恐怕未必能接受。”

    他露出一丝苦笑,长叹一声:

    “哎!瞻儿怕不是要恨上我了,他给我造纸之术,我今日却在朝堂之中帮杨仪说话。”

    蒋琬抿了一口茶:

    “他会明白的。政治本就是交易与妥协,他现在还小,可以不懂,但长大以后却是要懂了。”

    “何况丞相在时便感叹过,瞻儿年岁尚小却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分早熟,成不了大器。丞相已去,我们作为瞻儿的长辈,怎能不锻炼他成才呢?”

    费祎点了点头。

    诸葛瞻呼呼大睡,一觉睡到傍晚,与蒋琬一家吃过晚饭,再度睡了过去。

    蒋斌不由担忧的望向诸葛瞻。

    诸葛瞻一直睡到第二日上午,才恢复过来,他已确定他所要追求的目标。

    今日正是蒋琬邀请尚书府同僚及荆州士人的一次小聚,诸葛瞻自然而然的加入其中。

    大堂内,众士人小声交谈,等到蒋琬、费祎的出现。

    两人出现,蒋琬环视四周,环佩在桌子上轻轻一敲,众人肃静,抬头看向了蒋琬。

    蒋琬开口道:

    “今日召集诸位,是因为丞相新丧,我愚昧,勉强担任尚书令,所以向诸位贤人请教,未来我们是战是守?战、将攻打何处?守、又将防御何处?”

    大堂之下再度响起窃窃私语,不过片刻便有人站起来发言:

    “余以为当守,丞相新丧,我军士气不高,何况九月北伐,军中粮草早已耗尽,不先屯田以待天时,又当如何?”

    蒋琬点了点头,又有人站了出来:

    “循丞相故智,屯田三五年是没问题,可是之后又当如何?北伐?或是守住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