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晒书,造纸-第2/3页



    “师父,我还是个孩子啊!”

    谯周转身对一旁的另一个少年说道:

    “令则,这几日你便跟着瞻儿吧。”

    少年的脸上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

    “谨遵师命。”诸葛瞻与少年恭敬的退下。

    少年与诸葛瞻上了同一辆马车,他的肩膀撞了撞诸葛瞻,眨巴着眼睛说道:

    “我叫罗宪,字令则。我知道你!丞相的儿子诸葛瞻是吧!”

    诸葛瞻同样眨巴着眼睛看向了他:

    “原来是你!”

    这是诸葛瞻的心里话,自然不会喊出来。

    但那惊讶的眼神还是出卖了他,罗宪困惑的问道:

    “师弟认识我?”

    诸葛瞻讪讪地笑着:

    “师兄神童之名,我怎么会没听过呢?早听说师兄十三岁就能写文章,大家都说你是老师门下的子贡呢!”

    罗宪是谯周最出名的三个弟子之一,另两位是写《三国志》的陈寿和写《陈情表》的李密。

    怪不得谯周被称为蜀中孔子,门下弟子流传千古的便有这么多,更不提其他的郡县之才了!

    罗宪出名于永安守卫战。

    蜀汉灭亡前夕,阎宇率军支援成都,只给罗宪留了2000人。

    可就靠这两千人,罗宪抵挡住了步协、陆抗六个月的围攻,因功被司马炎封为冠军将军。

    罗宪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此时他只有十六岁,正是英姿勃发之际。

    “师弟想要做什么呢?”

    诸葛瞻凑到罗宪身旁,神秘兮兮的说道:

    “造纸!”

    罗宪惊讶:

    “师弟还懂墨家工法?”

    诸葛瞻故作睥睨的看着罗宪:

    “家父曾造出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我怎么会不懂呢?”

    罗宪噗嗤一笑,伸手揉了揉诸葛瞻的脑袋,颇为亲善的说道:

    “那小师弟可要让我增长一番见识了!”

    回到诸葛武侯府,吩咐几个家将去砍伐一批嫩竹;再叫管家拿来铁锅与石灰。

    管家姓陆名福,是隆中时便跟在武侯身边的旧家仆。

    诸葛瞻只是做个样品,想要大量造纸,那得是个大锅才行。

    看向身旁的罗宪,诸葛瞻开口问道:

    “罗师兄,你知道蜀中有什么能工巧匠吗?”

    罗宪思索一二,答道:

    “蜀中的能工巧匠首推蒲元了!说起来,他跟你还有些渊源呢!”

    诸葛瞻毫不意外,这实在是正常不过,诸葛亮治蜀中,招揽人才,杜微闭门不见,诸葛亮上门三次,杜微才勉强担任了个谏议大夫,何况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呢?

    “蒲元他曾经造出宝刀3000把,削铁如泥。他说汉水绵软,得要用长江之水才能淬炼。结果取水的人返回时把水弄洒了八升,便用涪水掺杂其中。蒲元用水淬刀,点破了取水者的谎言。厉不厉害?”

    诸葛瞻目瞪口呆,这可太厉害了!

    他怎么精准的看出是八升的。

    挥手示意一个家将,拿出自己的名帖要他将蒲元请来。

    青竹,石灰,铁锅都是些常见之物,只片刻时间众人便将这些东西拿到院子中,而蒲元也匆匆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