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晒书,造纸



    酒宴过后,诸葛瞻回到武乡侯府便是一顿饱睡。

    他年纪尚小,睡眠时间要有10个小时。

    起来梳洗、吃过早饭后便坐着马车,匆匆前往谯周府。

    身为蜀中文人之首,谯周的学生不在少数,院内不少文士来来往往,搬着竹简,将其摊开,放在地上。

    谯周见诸葛瞻已到,便对诸葛瞻招了招手:

    “徒儿,帮你几位师兄晒一晒书。”

    诸葛瞻上前帮忙,院落里摆满了竹简,编绳已经解开,预备更换新的编绳。

    学着院中师兄弟的样子,解开编绳,将竹简按照顺序,一根根的摆在地上。

    一篇竹简的字数不过数百,但它的体积实在大的过分。

    院中这些竹简总共字数不过百万,却能摆满院子,诸葛瞻算是明白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了。

    忙了一整个上午,谯周果然没把他当外人看待,诸葛瞻累的腰酸背痛,这才将所有竹简拆开,摆放在地上。

    谯周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种天气,正适合晒书。”

    诸葛瞻凑在他的身旁,好奇的问道:

    “师父,为什么不用纸呢?这竹简,一片不过能记十几个字罢了,若是纸的话,岂不是能记数百字?”

    谯周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自然是因为纸张贵了!纸张多用于友人通信,再加上纸张的质量不好,读起来还不如竹简。”

    诸葛瞻想了想,确实如此。曹操传中就有记载,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曹营中人写给袁绍的信,他看不看,全都烧了。

    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这种暗通曲款之事,用竹简目标太大,感觉有些不可能,只可能是纸张。

    “我听说东莱人左伯擅长造纸,难道我们蜀中无人擅长吗?”

    “造纸需要麻草,此物在蜀中并不常见。”

    诸葛瞻心中了然,这个时候竹纸并未流行。

    蜀中什么都缺,可就是不缺竹子啊!

    竹纸也不是什么黑科技,晋朝有不少书法家、画家,那便说明这时候纸张已经小范围的流行。

    其他人诸葛瞻不知道,但曹魏那边的钟繇他还是知道的。

    钟繇与王羲之并称钟王,是魏晋有名的书法大家,钟繇还是楷书的开创者。

    书法家,总不能是写在竹简上的吧?

    秦汉时期的小吏又称刀笔吏,主要是因为竹简即便能记载,也不方便书写。需要先用锉刀先刻一遍,再用笔沾墨书写,这样才不会褪色。

    诸葛瞻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造出竹纸!

    “师父,我想请假几日。”

    诸葛瞻忸怩。

    捋了捋胡须,谯周不满的问道:

    “哦,有什么事吗?”

    乖巧的抱住谯周的大腿撒着娇:

    “徒儿,徒儿想给师父一个惊喜!”

    心中连连默念,反正我是小孩子,小孩子卖萌不犯法!

    谯周沉思一会,缓缓说道:

    “可!”

    “但要是你的惊喜让我不满意,那到时候我可就要给你惊喜了!”

    诸葛瞻不禁腹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