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入宫觐见,狂徒李邈!-第2/3页



    诸葛瞻有些为难的说道:“我听说,孝子都是要为父亲守孝三年的。”

    刘禅摸了摸下巴,思索道:“你还年幼,正是勉力读书之时,相父若在,也定是希望你成为国之栋梁。”

    “我在东宫时,有郭演长、费文伟、霍绍先、董休昭相伴,时人称之为太子四友,我希望你也能如他们一样陪伴在睿儿身边,做出和相父一样的功绩。”

    说这话时,刘禅的神色悲伤,那胖乎乎的大手放在诸葛瞻的头上轻轻摩挲,好似在回忆着过去。

    “小子谨遵圣谕。”

    “陛下,臣李邈有旨要奏。”一个中年文官出列,俯身行礼。

    刘禅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爱卿请说。”

    李邈?诸葛瞻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难道这也是青史留名的名臣?

    “陛下,大喜啊!”

    诸葛瞻的心脏骤停,不可思议的抬头看向了李邈。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原本安静的朝廷立刻变得喧嚣起来,群臣们窃窃私语,显然也被李邈的话所震惊到。

    诸葛瞻下意识的偷瞄旁边的刘禅,只见刘禅那身肥肉随着急促的呼吸而上下起伏,那双胖手更是紧紧握住,原本和蔼的豆豆眼此刻更是冒出凶光,死死的咬住了面前的文士。

    李邈,李邈...

    就算一开始不知道李邈是何人物,诸葛瞻此刻也想起了他是何方神圣了。

    颍川有荀氏八龙,河内有司马八达,荆州有马氏五常,益州同样有李氏三龙。

    李朝字伟南,益州别驾。

    李邵字永南,益州治中。

    还有一个早夭的弟弟,三者并为李氏三龙。

    李邈则因性格疏狂,不在此列,但即便如此,他也被任命为益州从事,丞相参军,加号安汉将军。

    李邈有多狂?

    刘备入蜀,攻灭刘璋,他被任命为从事,过元旦时,一起喝酒时,这家伙说:“刘璋认为将军是宗亲肺腑之臣,让你去讨灭张鲁,结果张鲁没干掉,你却反手背刺刘璋,我认为将军攻占我们益州的行为是不对的!”

    李邈这话说得没问题,刘备在道义上确实不该拿下益州,所以刘备不谈道义了。

    于是刘备反问道:“既然你知道我做的不对,那你为什么不帮助刘璋呢?”

    李邈说:“不是我不敢,是因为我没这个能力!”

    非不敢也,力不足耳。

    这话就有些搞笑了。

    屈原有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你要是坚持心中的道义,就该用行动去维护,而非是用言语在这饶舌。

    更何况你还接受了刘备的益州从事,真是为了道义,不敢反抗,那退一步弃官而去,隐居山林不行吗?

    大概是因为自觉理亏,毕竟从刘季玉手中夺走益州确实不道德,再加上需要安抚蜀地民心,有司要论罪处决,诸葛亮为其求情,李邈只是受到了贬斥。

    作死一次怎够?

    马谡失街亭,随后逃亡,向朗收留包庇马谡,被举报,也被贬官,并从此不受重用。

    李邈这时候又跳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